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3日 星期一

    “走转改”——一个需要把问号不断拉直的过程

    《 光明日报 》( 2012年09月03日   14 版)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 杨 华

        去年的这个时候,央视的“走转改”报道刚刚推出。一年后的今天,央视的走基层报道已经播发超过2000条。我们试图以这些报道,更是用这些报道带给采编队伍内心的触动,来努力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我们试图通过“走转改”的实践,去努力思考和探索新的历史时期和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应该直面什么?如何引导?讲述什么?怎么讲述?坚持什么?使命何在?“走转改”,是一个需要把问号不断拉直的过程。

        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基层情况,是舆论引导的重要工作;直面什么?怎么引导?在这样的舆论环境、时代背景中开始的“走转改”,读懂国情是重要使命。引导观众把握复杂国情,需要我们的采编队伍自身要读懂国情。让年轻的采编队伍通过走基层认识和把握国情,其长远意义超过报道本身。

        走基层报道不一定非要有宏大叙事,它完全可以从普通中国人身边,从最具体的喜怒哀乐切入。只要这“点”上的喜怒哀乐具有“面”上的社会普遍性,那么,它更容易赢得受众的共鸣,并获得更有穿透力的传播效果。用故事讲述党的政策,用镜头展现人的精神,以事实回答社会关切,以真诚凝聚发展人心。

        坚持什么?使命何在?通过“走转改”央视新闻人需要加深对真实、复杂国情的认识,增加观察社会的宽度与厚度,学会用均衡的眼光去看待不均衡的中国。央视新闻人要加强对国家台使命的认识:中国崛起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事件,但我们还没有把这个故事讲好。这涉及的不仅是对外如何讲好中国的故事,也包括如何向国人解释中国的一切。我们需要形成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应该是全面的,能解释中国的成绩、也能解释问题和未来。

        打造懂国情、对人民群众有感情的采编队伍,央视新闻人在基层、在路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