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晚上7点,长沙市芙蓉区定王台社区一楼会议室,一群孩子如同鸟儿归巢,围着书画教师徐大山,叽叽喳喳地学习国画。二十多平方米的“小小鸟巢”热闹起来了!
一间屋,营造温馨
这间“小小鸟巢”,是专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营造的学习空间。墙壁两侧,一面悬挂着孩子们创作的书画作品,一面摆放着7个书架,收藏了2000多本图书。
“看,他们多开心啊!这里就是孩子们的乐园。”定王台社区主任刘丽君告诉记者,以前这些孩子课余学习环境不太好,“有的跪着小板凳,蜷在水果摊上做作业;有的挤在修鞋的角落里看书;有的趴在缝纫机上,只露个小脑袋,时不时问妈妈:‘啥时能给我买个书桌啊?’”
走访中,刘丽君发现社区2900余户中有600多户外来居民。其中,外来务工子女就有128名,很多孩子放学后没地方学习、娱乐。于是,社区对他们的姓名、住址、学校、班级等信息进行登记、注册和存档,腾出一间会议室,取名就叫“小小鸟巢”。
每个孩子都有一张学习活动卡,凭卡周一到周五16时至20时,周六、周日和假期全天都可以在“小小鸟巢”读书、写作业和娱乐。社区不仅免费提供书桌、体育健身室、科普室、绿色网吧,还定期提供家庭影院服务。
“为了方便孩子们学习,我们推行‘错时工作法’,每天中午都有人值班,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刘丽君说。
一个吻,铭记一生
“小小鸟巢”还有24名“爱心妈妈”。她们是社区的老党员、教师、离退休干部等,义务为孩子们辅导学习。
吴彪刚刚小学毕业,不舍的是“爱心妈妈”谢冰潇两年来的特殊关爱。他充满感激地说:“谢妈妈的一个吻,给了我改变的勇气与力量,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由于父母起早贪黑忙生意,吴彪经常逃学,邋遢得不成样子。谢冰潇见到他时,“身上穿着白衬衣,黑一块黄一块,头发乱蓬蓬,鼻涕都挂在嘴上了,简直就是个‘野孩子’。”
“老师,你看他多脏!”孩子们都不愿意接近他。
谢冰潇给吴彪洗了脸,温柔地说:“看,他和你们一样漂亮!”
“您敢亲他吗?您亲他,我就和他坐一起!”一个孩子站了起来,指着吴彪说。
谢冰潇俯下身子,轻轻地吻了吴彪的额头。此刻,她暗下决心:不能伤了孩子的自尊,一定要帮助吴彪,让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随后,孩子们纷纷拉起吴彪的手,一起玩耍,一起学习。
吴彪英语底子差,来的时候,连字母都写不全。谢冰潇专门为他买了字母表,中午吃饭、下午放学都准点接送,晚上继续单独辅导。2个月后,吴彪英语及格了;一年后,他的成绩上了90分,作文还获一等奖呢。
如今,吴彪长高了,也懂事了。父母笑得合不拢嘴:“孩子有了‘爱心妈妈’,我这个亲妈都不用操心,打工赚钱就行了……”
芙蓉区区长李蔚告诉记者,“候鸟俱乐部”对每个外来务工子女,不仅平等相待,甚至在他们身上,倾注了更多的爱。
一句话,变成现实
“要是能把孩子接到城里上学就好了。”进城务工的石绝爱随口说出的一句话,竟然实现了。
石绝爱家在邵东市邵东县,5年前和丈夫一起进城,在长沙市芙蓉区宝南街社区开了家水果店。孩子岳昊则在老家上学。
聊天时,社区专干知道了石绝爱的难处,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联系楚怡小学,帮孩子办理了入学手续。
“不费半点功夫,还不花一分钱,农村孩子也能念城里的书。”石绝爱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据芙蓉区党委宣传部部长伍艳飞介绍,“候鸟俱乐部”主动掌握外来务工子女的基本信息,积极对接教育部门,解决了14577人的入学问题。外来务工子女享有与当地学生同样的教育资源,免除杂费、教辅资料费、饮水费等费用,贫困学生将免除一切费用。辖区内的中小学还专门设置入学接待日、报名日和统筹安排日,保证孩子们能如期入学。
(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张灿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