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

    企业发展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唱“主角”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1日 11版)

        新大陆集团造出全球首枚二维码解码芯片并投入应用,瑞芯微电子公司承担的个人移动信息终端SOC芯片研发项目入围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这标志着福建省芯片设计进入“国家队”……

        近来,福建科技发展迅速,企业逐渐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也成为科技创新的最大受益者。

        截至目前,福建全省有国家级、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43家、高新技术企业1493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1085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60.3%;全省85.8%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60.8%的省级科技获奖成果来自企业,60%的专利申请和61%的专利授权从企业产生。全省企业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等三个方面的“主角”。

        科技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此,福建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从研发向产业转化。

        作为传统行业,印染业给人的印象更多是高耗能、高污染。但在福建凤竹集团,情况截然不同。

        2010年以来,在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印染新工艺及其废水回用新技术”项目支持下,凤竹集团自主研发低碳环保新工艺。这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节能染色工艺,不但可以同时对涤纶和棉进行染色,而且耗水、蒸汽量比传统工艺减少50%,印染废水回收率从20%提高到50%。

        这是福建省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一个缩影。

        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离不开制度和环境的保障。福建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福建省重大科技成果企业落地转化资助办法(暂行)》等政策措施,对在本省转化的重大项目,单个最高资助总额可达2000万元。同时,设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围绕企业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企业科技创新链中的关键环节,通过项目、基地、人才三位一体的整体推进机制,对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给予全方位支持。

        为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去年以来,福建进一步确立了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重大项目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所有应用开发类项目均要求企业参加、产学研联合实施,除公共服务类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外,新建的创新平台都由企业承担。2011年,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平台、区域科技重大项目等计划,主要以企业作为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其中9个重大专项(专题)有7个由企业牵头承担;10个科技创新平台项目中,有7个由企业牵头承担。

        刚刚结束的中共福建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会讨论了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切实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形成鼓励创新创造的社会导向,力争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