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

    海洋经济

    打造海峡蓝色经济实验区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1日 11版)
    “福建(厦门)海外留学人才与项目对接洽谈会”上,近200名海外创业创新人才和海外留学人才前来参会。 CFP
    来厦门翔安学艺的台湾媛婷民族舞团上演“黑土地的妞”等精彩舞蹈。本报记者 马跃华摄
    巨轮穿梭的码头,无数集装箱静待装船。 资料照片

        核心提示

     

        中共福建省委九届五次全会于8月6日召开,会议讨论了省委省政府即将颁布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科技创新,将进一步发挥其引领与支撑的作用;海洋经济,将成为福建下一步着力拓展的新的发展空间;旅游产业,将成为福建进一步壮大第三产业的重点方向。福建“三拳”出击,将以改革发展稳定的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福建省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公里,大于陆地面积,陆地海岸线长达3752公里,港湾众多。海洋是福建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未来所在。近年来,福建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探索建设海峡蓝色经济实验区,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

     

        今年上半年,福建海洋经济增长延续了近几年强劲增长的势头,全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占全省GDP比重持续提高,已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长点。其中,海洋渔业(不含远洋)实现产量260.62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4.7%;滨海旅游业累计接待游客7445.84万人次,同比增长15.3%,旅游收入820.31亿元,同比增长15.2%;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93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8.5%。

     

        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福建对传统海洋产业的改造、升级是分不开的。近几年,福建大力转变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的传统船舶制造业,发展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的现代船舶业;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由近海捕捞向远洋、深海捕捞发展,从传统小网箱养殖向现代生态的深海大网箱和陆上工厂化养殖发展。

     

        除改造、升级传统海洋产业外,福建还加快培育、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海洋生物与医药产业,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药物、生物材料、功能保健食品等海洋生物制品;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深潜石油钻井平台、海底输油管道、海洋通信等新兴、高端、先进装备;积极发展海水综合利用业;集约发展波浪能、潮汐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邮轮游艇产业。

     

        近期发布的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加快临港经济发展,统筹做好港口群、城市群、产业群的规划,全力推进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海洋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传统海洋渔业向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现代渔业转变,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开发、海水淡化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走科学用海之路,控制陆源污染向海洋转移,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合理有序利用岸线、沙滩、滩涂、海域等海洋资源,严格控制内湾填海造地,探索生态、低碳的海岛开发模式。

     

        雄心勃勃的福建提出打造海峡蓝色经济实验区,大海成为海西的新征途。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推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力争到2015年福建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5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8%以上,海洋经济强省目标基本实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