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9日 星期日

    “光影之门”向你敞开

    ——写在第十一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之际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9日 01版)
    长春电影节获奖影片。

    拼接照片

        尽管已经入秋,可素有“消夏名城”之称的吉林长春,却因为电影而升温。随着第十一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的临近,中影、长影、华谊兄弟等180余家电影厂商出品的268部华语影片已云集长春;配合电影节所组织的歌唱比赛、大学生电影艺术讲座和佳片展映等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到达长春的航班、车次开始出现票源紧张的状况……

     

        从1992年创办至今,历经20载,长春电影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0届。20年来,长春电影节不仅成为有影响力的电影艺术交流和交易平台,更成为了长春人乃至吉林人的文化节日。长春电影节以其大众化的特色,正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是电影的盛宴,也是百姓的节日

     

        “大概是4年前,我们全家带着小板凳,在离家不远的吉柴广场看了《投名状》。”长春市二道区居民陈志得知,今年电影节期间放映的露天电影,将多达22000场,很是惊喜。

     

        “这22000场露天电影从5月开始持续到10月,由政府出资相关院线公司出力,放映点覆盖市内广场、社区、各大商业网点门前和全市1666个行政村。此外,我们还组织免费赠票、免费专场、半价观影等活动,惠及农民工、军人、残疾人及电影节官网万余名网友等群体,让更多群众走进影院,享受高质量的电影。”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张波表示。

     

        第十一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将秉承既往“文化惠民”的传统,向更多群众敞开“光影之门”。

     

        1992年8月23日,中国内地首个电影节——长春电影节开幕。在当日的群众文艺演出中,由学生、官兵和社会各界6000多名表演者组成的30个方队载歌载舞穿城而过,吸引了60万市民围观。目睹这一胜景的香港导演吴思远评价说:“长春电影节是很特殊的,她不单单是少数电影人搞的活动,还是全体市民共同的节日。”

     

        张波说,群众电影文化活动这个贯穿了11届长春电影节的重头戏,已成为其区别于其他电影节的一大特色。

     

        是优势所在,也是责任所向

     

        从第一届到第十届,长春电影节引来了来自内地、港澳台和世界主要华语电影制作地区的2000余知名电影人。而长春最吸引电影人的地方,无疑是长春电影制片厂。

     

        50余年来,作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影,共拍摄故事片、译制国外影片上千部,有近百部影片荣获国内外奖项,囊括了新中国电影史上多个第一:产量最高、得奖最多、培养的著名演员最多、谱写的经典影视歌曲最多……

     

        2008年恰逢改革开放30年,第九届长春电影节被冠上了一个“别名”——农村题材电影展。当年评出的“农村题材影片奖”获奖影片之一《男妇女主任》就出自长影。

     

        就在这届电影节开幕前的一个月,我国首个为农村题材电影专门设立的创作生产基地——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在长影集团成立,1亿元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基金同步启动。

     

        2010年第十届长春电影节在“金鹿奖”的基础上,特别增加农村题材电影“金麦穗奖”和国际乡村电影展映活动。

     

        长春市委副书记郑文芝说过,我们的热爱首先缘于电影文化已经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新中国电影是从长春起步的,长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在长春独具优势的电影文化与长春人自觉在肩的历史责任的催促下,更具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华语电影盛宴”呼之欲出。

     

        经过20年的探索、积累和坚守,中国长春电影节已成为最具权威性的全球华语电影评奖赛事,有力地促进了华语电影的繁荣发展。据电影节组委会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000余部优秀华语影片通过中国长春电影节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是电影发展的平台,也是展示长春的平台

     

        1992年,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参加了第一届长春电影节期间的经贸活动,内贸成交额55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2亿余美元,合资项目69个。到了第二届电影节,签订经济技术合资合作项目多达86个,总投资金额近5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成交额1.7亿美元,国内贸易成交额高达88.78亿元。

     

        长春在没有任何大型会展项目的情况下,靠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举办了电影节,有效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更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长春电影节也因此被称为“长春会展业长子”,拉开了长春会展业的序幕。长春汽车博览会、教育博览会、农业博览会等随后陆续登场。

     

        “电影节是促进电影发展的平台,也是提高长春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平台。”长春市旅游局副局长邵大明说,“每年的第3个季度恰是长春旅游接待的高峰,这和长春电影节有着一定的联系。”

     

        当电影赋予城市繁荣,这座城市也格外喜爱电影。从2006年到2011年,长春电影票房由每年550万元飙升至1.26亿元,观影人数由每年25万人次飙升至320万人次,看电影已成为长春人新的文化消费习惯;作为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长影世纪城,自2005年5月正式开园以来,年接待游客约百万人,二期工程已经开工;第十一届电影节旗下的“电影歌曲大家唱”活动自5月底已在5个城区、100余个社区举行了67场选拔赛,现场观众超过6万人。

     

        长春与电影的故事还将继续下去……(本报记者 曾 毅 本报特约记者 任 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