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4日 星期二

    黑龙江:构筑国家稳固的大粮仓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4日 11版)
    黑龙江垦区秋收忙。资料照片
    黑龙江友谊农场稻农抱着丰收的稻谷笑逐颜开。资料照片
    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加北乡加北村村民在晾晒蘑菇。 新华社记者 王松摄

        龙江粮熟天下足。2011年,黑龙江粮食产量、增量、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用占全国十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出全国七分之一的商品粮,养活全国六分之一的人口。昔日的北大荒如今已经成为国家稳固高质的大粮仓。

        这片黑土地是如何实现连续两年增产100多亿斤粮食的?当我们走进黑龙江的农村,就会看见,一幅中国特色现代化大农业的图景已经清晰地铺陈在这片黑色的沃土上……

        大水利:稳住农业生产的根本“命脉”

        2008年以来,借助一轮又一轮的政策东风,黑龙江省水利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新时期。全省累计投资458亿元,建设重点工程482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987万亩。农业大省实现了从传统水利到现代水利的升华。

        “我包地种水稻已经好几年了,前几年水稻亩产也就900多斤,去年亩产一下子增长了200斤。增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引江水灌溉。”几年前,赵长军与朋友一起来到勤得利农场承包水稻,去年三江平原14个大型灌区之一的勤得利农场渠首工程投入运行,赵长军成为最早用上江水灌溉的种粮户之一。

        过去,他们都是抽地下水灌溉水稻,尤其是大规模种植井灌稻,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三江平原水稻种植区地下水水位下降了2米到4米,而井灌稻的米质、产量都不尽如人意,抽水投入还很高。

        不用人到现场提闸放水,只要在控制室内点击鼠标,闸门就会自动提升,就能调控干、支、斗渠的水量,从而精准地控制每一地块的水量。这是未来实现信息化管理后,黑龙江灌区的一幅美好图景。

        记者从省水利厅了解到,目前黑龙江正处于灌区信息化管理的起步阶段。“十二五”期间,全省将完成20处大型灌区和40余处中型灌区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灌区土壤墒情和雨情的测报,主要取水口和排水口的灌溉和排水流量的监测和计量,初步实现灌区管理单位的自动化管理,提高灌区用水户的用水计量精度,实现计量供水、按方收费的计量目标。

        大农机:为龙江农业生产强筋健骨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传统耕种已是龙江沃野上渐行渐远的图景。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一幅幅现代农耕新画卷正在万顷良田上精彩描绘。农业机械化为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开足了马力。

        黑龙江省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集中连片,为大农机作业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和优势。在农垦九三管理局到北安管理局的多个农场间穿行,绿油油的大田里偶尔能看到一台正在耥地的拖拉机,大部分地块只见庄稼不见人。在鹤山农场田间生产的基本都是农机手。农场副场长杨明东告诉记者,由于现代化大马力的普及,像鹤山这样的旱作农业产区,大部分耕地通过种植业合作社、联合体等形式实现了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

        第一管理区职工刘海和儿子刘明明是北大荒两代拖拉机手。父亲当年开的是802链轨式拖拉机,一天最多作业八九十亩,儿子现在驾驶凯斯435大马力拖拉机,可24小时连续整地上千亩,卫星导航、自动驾驶,千米误差不超过2.5厘米。

        近些年来,黑龙江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日益提高,农业生产方式进入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阶段,农机保有量、机械化耕地和播种、综合机械化程度都位居全国之首。目前农村农机总动力达到3400.7万千瓦,新组建投资千万元以上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558个,新装备180马力以上拖拉机3606台。“大机械”为龙江农业生产强筋健骨,推动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大科技:让黑土地更具生机

        在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农垦建三江分局七星农场,农民的手机可神了,坐在家里就可遥控远处的大棚。通过连接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手机屏幕,就能监测上百个大棚的实时数据,看到大棚里的精细图像。大棚温度高了,可以通过手机操作打开大棚通风设备,发现大棚湿度不够了,远程操控可打开大棚喷水设备。这就是七星农场全国首创的3G物联网智能大棚技术,也是黑龙江农垦率先建设的数字化农业的雏形。

        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力促农业科技挺进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技术组装和配套集成,建立起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积温带的五大粮食作物十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累计投入7.68亿元,建设了1341个各级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带动粮食大面积增产增效。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姚宏亮是全国种粮大户、延寿县加信镇太和村农民。因为连年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肥,他的水稻基地的耕地土质彻底变了样。姚宏亮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这地可有‘劲’了,那些施用化肥常规生产的地块,稻秧比我的要少六七个‘杈’!”姚宏亮对耕地的养护不仅仅是换个肥料种类,还有他自己发明的“高科技”——获得国家专利的覆膜有机水稻专利生产技术。这种技术既为稻秧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温条件,又封闭了杂草的生长空间,以最安全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有机水稻生产最挠头的除草问题。正是这个专利技术和施用肥料的改变,让姚洪亮的耕地实现了稳步增产。

        如今在黑龙江,越来越多的农民都开始认这个“理儿”——要高产,要打好粮,得在科技上做文章。

        大合作: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前行”

        以农民合作、农企合作、院县合作、垦地合作、场县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共建,激发出黑土地无限的创造力。在77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黑龙江省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已发展到500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垦区105个农场为农村代耕、代播、代收总面积达4052万亩,覆盖66个县(市、区)。

        “随着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农机马力的增大,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耕种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主任鄢文礼告诉记者。2011年春,第五管理区124户职工自愿组成了3个农业联合体,共同耕种1万亩土地。今年,第五管理区参加联合体的职工增加到了306户,横跨32个作业区、9个地号,总面积达2万亩,种植品种包括玉米、大豆和甜菜。联合体实行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技术规程,从播种到田间管理收割再到粮食销售“一条龙”服务。

        对于组成农业联合体的好处,鄢文礼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家一户作业籽不统一、肥不统一,作业效率低。联合体用大型机车一天能播种500亩到600亩,仅播种、中耕和收获作业费每公顷就能节省220元。“由于粮食质量、标准一致,秋天每斤至少多卖2分钱,一公顷就能多挣400块钱……”

        农场职工董喜强与16家“有机户”成立了农业合作社,购置了大马力整地车、卫星定位导航播种机、展臂27米的喷药机等先进农机具20余台套,各类机械总价值达到640万元。他高兴地说:“是先进的机械发挥了威力,为作物的生长赢得了时间。”农场副场长苏兴俊介绍:“赵光农场共有耕地50万亩,今年种植玉米42万亩,占84%。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在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道路上,尽管龙江人已经站上了潮头,但他们还“力争到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500亿斤以上,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这是龙江人的新目标。(本报特约记者 朱伟华 张士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