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

    看山东怎样推行素质教育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03日   06 版)

        启示一:加强素质教育

     

        政府主导 整体推进

     

        当高考成绩就要公布之时,山东的中学校长正聚在一起静心参加学习;当各地高考状元被媒体翻了个遍的时候,山东将高考分数“冷冻”起来。

     

        不是不关心分数,而是要抛弃仅以分数来衡量教育的这种狭隘的评价观。

     

        什么是好的教育?

     

        “对教育质量的考核由高考录取率转为一本上线率、‘211’‘985’学校的录取率,难道上了这些学校才是接受了‘更高更好’的教育。如何破除对‘最好’的迎合和追求,如何真正引领社会,教育的使命还任重道远。”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说。

     

        山东不缺少素质教育的典型,但山东各地对素质教育的探索却面临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那就是高中素质教育举步维艰。难道高中素质教育存在雷区,碰不得?

     

        “在高考这个‘指挥棒’面前,在当时的教育评价制度的框架之下,全省各地的中学之间存在着激烈的高考升学率竞争,任何一所学校都唯恐掉队,对实施素质教育顾虑重重。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不以省为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就无法真正实现突破。”齐涛表示,在目前的高考体系下,山东是一个高考录取的单元,这决定了每个省都可以省为单元推进素质教育,而不能只是在某个市、县或学校进行试点,必须以省为单位整体推进。全省中学“齐步走”,就可以让全省的孩子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素质教育就具备了可行的前提。

     

        实施素质教育涉及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用人制度等方方面面,单靠某一部门无法完成实施素质教育的使命,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其作为政府行为加以推进。

     

        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召开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会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验区工作会议等,对素质教育进行部署安排;专门召开会议约谈新闻记者,严格高考信息管理和新闻宣传工作,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规范招生、规范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不准考试排名排队、不准炒作高考、规范作业量;在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均设立了违规办学举报电话、信箱,实行违规办学投诉挂牌督办制度;在省教育厅网站设立专门规范办学投诉信息发布平台,对投诉信息定期审核编号面向社会发布……一项项措施最后凝聚成50多个政策文件。

     

        山东正在集全省之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启示二:改变考试模式

     

        多元评价 综合录取

     

        传统的中考,三年一考,一考定终身。

     

        在潍坊,“新中考”彻底推翻了延续几十年的分数评价,建立起以“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诚信推荐、多元录取、社会参与”的考试制度,避免了“分分必争、分分计较”。

     

        “人们一直以为分数评价是最为公平和精确的,其实,这个看法是有问题的。考95分和90分的两个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有什么本质的差异?没有!实行等级评价,一分两分的差异没有了,无限度追逐分数的恶性循环也自然消失了。谁还会去搞题海战术?机械训练?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信,更多的空间,特长培养、个性化发展也才有可能。”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张国华深有体会,“考试制度不变,说什么开齐开全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仅仅靠下文件是没有用的。在‘新中考’面前,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如今,潍坊打造了6大系列560种校本课程,建设了5860个学生社团,建立了9个全天候的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学生们在宽阔的空间里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看来,即便高考制度不动,中考制度改革了,素质教育也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其实,不单是潍坊,在山东各地正努力通过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举措来改变“抓经济只看GDP,抓教育只看升学率”的片面政绩观和错误评价机制。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向记者一一道来:拆掉了“独木桥”,2014年起,只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就可以到高职高专“注册入学”;开通了“立交桥”,2012年起,实施春季高考,中职毕业生不但可上专科,也可以上本科;建立了“公平桥”,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接受完整高中教育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当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享受山东省考生同等的录取政策;架设了“自主桥”,各高校可制定招生章程,提出自己对优秀新生选拔的标准和要求……

     

        而与此同时,着力解决普通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九个学科教学内容偏多、部分要求偏高、课程模块之间内容重复等问题,减少了10%左右的教学内容,适当降低了教学难度。在开齐开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将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人生指导等4个模块作为必修课列入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为学生创造了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

     

        “有人说是改革,有人说是新政,但我们认为这只是一种‘回归’,不是改革,不是新政,更不是别出心裁。我们只是试图让山东的教育回归到国家的教育方针上来,回归到教育的基本规律上来,回归到国家的课程方案和办学要求上来,按照教育规律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山东教育厅厅长齐涛说。

     

        启示三:改革课堂教学

     

        学思结合 知行统一

     

        在杜郎口中学,过去沉闷、单调、乏味的课堂,如今变成了“学堂、思堂、辩堂、乐堂”,由“一言堂”变成了“百家鸣”。学生由听众变成“主角”,变成“主人”。设置四面黑板,把原来教室内的一面或两面黑板改成了如今的四面黑板,使全体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每个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到黑板上画、写……

     

        在章丘四中,开发了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校本课程——“基于学科教学的实践性学习”。学生们在校外地理考察中学会了用手表定向,用太阳定时;他们不会再坚持山的迎风坡降水多且向阳因此植被长得好,他们发现山的阴坡郁郁葱葱,并且思索出是因为土壤水分保存得好;他们理解了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子长短的变化和地方时差……

     

        在山东省实验中学,学生社团成为学校第二课程轨道,编辑和读者都是学生的《空间》、《校园心理》杂志已发行百余期,从这里走出了“‘80后’作家群领军人物张悦然”等大批写作精英……

     

        与此相应,成立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深入学校进行持续跟进的专业指导,培育更多的改革创新学校。改革,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让老师们体会到职业的幸福感,让人民群众更加认可。

     

        素质教育改革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尚需巩固;教育家办学的局面远未形成,教师专业化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有信心不回头,不反复,不动摇,走下去”。山东人有着一贯的倔强和坚持。本报记者 靳晓燕 赵秋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