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琼中县很小,也很穷,是出了名的国家级贫困县。几年前,琼中中学在招收县城优秀生的同时,也招收了大山深处的黎族和苗族孩子。然而令人心痛的是,这些少数民族孩子,特别是女孩子顶多上到初中毕业,接下来便是回到深山结婚生子,居家过日子。
在这个地区,黎苗女子的能干是出了名的,割胶、种稻谷、养猪、放牛,强度大的劳动都是女人干的。该怎样改变少数民族女孩子的命运,怎样破除“女子天生守家干活”的传统观念呢?
2005年,新上任的县委书记董宪曾将“教育扶贫”工程实施到了大山深处,帮助并鼓励黎苗族女孩子走出大山,上高中、读大学,这成为当地“教育扶贫”一项重要内容。
说来也巧,2006年琼中县来了一位足球教练,名叫谷中声。血气方刚的谷中声与知人善用的琼中中学校长一拍即合,讲效率,办实事的县委县政府拍板定案,琼中女足就此诞生了。依仗黎族女孩能吃苦、身体好的优势,第一批24名运动员很快被筛选出来。谷中声教练把满腔热情洒在了球场上,但他毕竟年事较高,于是说服自己的一位山西老乡来当助教。
这个人就是肖山。当时他正在湖南担任男足教练。
来到琼中中学,肖山怎么也没想到这里的条件如此艰苦,简陋的宿舍,单调的环境,无色无味的伙食,加上和队员语言交流上的障碍,肖山的心呼地凉了。可尽管心灰意冷,肖山还是走马上任了。
“同学们,你们看我手里拿的这个足球,你使劲看,能看出什么吗?”
在第一次的训练课上,肖山手拿着足球,神情庄重地说。女孩子们站在那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睛里流露出一种迷茫。有的女孩子还索性低下了头。肖山急了,他正想再重复一遍,忽然有个女孩勇敢地昂起头,一双明亮的眼睛与他对视着,用普通话大声地说了一句:
“要踢它!”
“好!”肖山顿时来了精神,他让孩子们围着他坐下,他要给他们讲足球,讲足球的使命,讲外面的世界,还要讲足球连着祖国和自己的命运……
从此,琼中中学的400平方米的操场上出现了一位猛狮般的教练,每天早上5点半到下午4点半,无论刮风下雨,酷暑高温,肖山都会准时在那里等着他的学生。
训练是开展起来了,可不和谐的杂音也袭来了。
“这人想干什么,拿女孩子开心吗?”
“哪有男教练带女娃的?”
“这人有神经病,放着大城市不干,往咱这小地方跑,难说图什么呢?”
流言蜚语满天飞,肖山实在招架不住了。到琼中两个多月了,自己累得筋疲力尽,工资却只有在湖南时的十分之一。到底能有什么样的结果,他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做出了太多的牺牲。
“索性不受这份罪,走人算了!”想到这儿,他三下五除二,把行李收拾好,背上背包就走。
到了校门口,他忽然停住了脚步。只见24名学生齐刷刷地站在校门口,见他走来,呼啦一下围拢过来。学生们什么也没说,上前接过他的背包,推着搡着让他往回走。
一位队员把一个瓶子塞到肖山手上,肖山一看,是辣酱,他的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他二话没说,跑回宿舍扔下行李,冲着队员们大手一挥说:“走,咱们跑步去!”
自从这件事发生后,队员们变得更懂事了。一早一晚训练,白天还要照常上课,身体的负荷很大,但她们没有一个人懈怠,大家不知从哪里来的那一股子劲头。肖山打心眼里喜欢这些孩子,她们坚强、勤劳、能吃苦,他下决心,一定要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让她们每个人都有美好前途。
他给24个队员每人设计了训练计划和培养目标,接着他又招了第二批、第三批队员。
为了让琼中女足尽快成长,肖山使出了浑身解数,他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队员经风雨见世面,凡是外地比赛邀请他参加的,他都带着队员去;凡是能争取的比赛机会,他都不放过,都会领着琼中女足前往参赛。
辛苦的努力,终于有了丰硕的果实。
2009年,琼中女足夺得全国青少年女足比赛铜牌。
2010年琼中女足获得全国青少年女足比赛第四名。
更让琼中县轰动的是,琼中女足中有6名队员拿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有13人考上了大学。2011年,琼中女足队员陈欣、王丽莉入选国家女子足球队中青集训队。
还有比这更让人兴奋的吗?
到了这个时候,肖山该喘口气了吧?没有,他的心情反而更沉重了。他想起了中途离队的9位队员。这9名女孩子迫于家长的压力,回大山结婚成家去了。要是她们能坚持下来,都会有同样好的命运。他为孩子感到可惜,同时也感觉自己的工作还没做到位,不能光教队员踢球,更要教她们做人。
于是肖山给队员们每周加上一课,主题是感恩与回报。
课间休息时,肖山问所有的队员:“你们知道前几天咱们去哈尔滨来回的机票钱是哪来的吗?”队员们摇头。“那是许多叔叔、阿姨赞助的。”
接着肖山讲了这样的故事:
琼中县财政局局长罗宁波每周去县里看父母,都要路过琼中中学,每次他都看到女足在操场上训练。一次下大暴雨,他以为不会有人训练了,可在雨中他又看到队员们的身影。整整半年他都在观察。半年后,在一次机关干部会上,他讲了琼中女足这个例子,他说:“这样干事的队伍,咱们该支持!”不由分说,他发动大家向琼中中学捐款,机关的职员积极响应。
“大伙去哈尔滨的路费,就是这样凑出来的呀!咱们琼中女足可以说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咱们要讲良心,讲善心,要知恩图报!”肖山说。队员们情不自禁地点着头。
天长日久,在队员们心里有了报效祖国,报效亲人的萌芽,他们的心胸广了,眼界宽了,无论是学习还是训练都有了动力。队员陈欣去日本参加集训,回来和姐妹们说:“我是代表中国,代表琼中女足去的,我没有丢脸!”
琼中女足能有今天,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琼中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全省人民的精心呵护。从时任县委书记董宪曾,到继任县委书记傅信平,都对琼中女足倾注了心血,县政府还每年拨款支持琼中女足的发展。
各级各界的支持,让肖山兴奋,也让他有使不完的劲。为了琼中女足,这个40多岁的汉子,把自己的家也迁到了海南。
足球运动员出身的肖山,要让足球实现琼中孩子们和他自己的梦想。
本报记者 魏月蘅 王晓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