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非凡业绩,并强调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学习领会胡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我们深深感到,党的十六大以来这十年,是党奋力推进理论创新的十年,也是创新理论引领伟大实践的十年。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适应客观实践的需要而问世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个重要关口,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如经济发展的规模很大、速度很快,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态、社会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社会管理和建设还跟不上去等等。能否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科学发展观就是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个总思路、总方略和总招数。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孕育和形成,又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十年来,我们党自觉把握实践发展脉搏,紧紧围绕确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相继提出了有关重大战略思想,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通过涵盖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奋斗的目标更加明确,对前进的路径更加清晰,对遵循的原则更加认同,对发展的前景更有信心。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和引领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我们既继承前人又锐意开拓,走出了一条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的科学发展道路;走出了一条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和谐发展道路;走出了一条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道路。沿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前行,我们将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推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特大地震,建立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向世界奉献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和世博会等等。十年来“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奇迹,是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显示巨大作用和威力的有力佐证。
(作者系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领导小组副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