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8日 星期三

    李吉林

    云雀之歌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8日 14版)

        从小,我就喜欢小鸟,向往小鸟飞翔的快乐。当了50多年小学老师,知道大凡孩子都喜欢小鸟,因为小鸟会飞,而且飞得高远。我曾经亲耳听见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在花丛边对飞舞的蝴蝶悄悄地说:“花蝴蝶,你把翅膀借给我吧!”那是多么精彩的诗句,让我不得不为之心动。心想,神话里的小天使,不就是长翅膀的吗?其实,那就是真娃娃的生动写照。尽管现在从舞台上也多见肩上背着一对翅膀的女演员,但那只不过是一种故弄玄虚的装饰而已,我几乎觉得是多余的。那神奇的双翼是属于小天使的,是属于孩子的。“小鸟”,“长翅膀的小天使”,成了我心中的图腾。

        进而,我又想到小鸟是“能飞能鸣”的。于是,蓦地想到年轻时读普希金抒情诗时,第一次知道还有这么动听的、会引起人们遐想的小鸟的名字——云雀。在我孩子般的心里,云雀必然能飞得很高、很高,直上云端,且会在云朵间快乐地唱着歌……

        日久天长,逐渐悟到教师还有一个神圣的使命,就是给孩子的心灵添翼,让孩子的思维飞起来,孩子的思维是会飞的思维。我曾经就向孩子表述过“要他们做长翅膀的小博士”的意愿。

        记得读《文心雕龙》时,其中“神思篇”所描述的诗人创作时进入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神与物游”的意境,并由此得到了启迪和借鉴,让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云雀,联想到儿童高远的,且能唱响的心愿;而这也正是自己对教育境界的追求和向往。由此,就努力将可以看见的、可以捉摸的、限量的、规定性的教育空间拓展、充实,放大到极量,让课堂丰富起来,让教育丰富起来,让儿童快乐地、自由自在地成长。那正是情境教育诗篇的神韵所在。情境教育就是一首让孩子喜欢的、向往的《云雀之歌》。(作者系我国儿童教育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