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双手握在一起,是默契,是信任,是期待,是同为“师大人”的心结。
7月9日下午,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内,董奇接受任命,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新任校长。
他深深地鞠躬,感谢“老班长”钟秉林曾给予的关心、指导和帮助。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师大人。”从1978年来到北师大读本科、读硕士、读博士,至今已在这个校园里学习、工作了34个年头。治学严谨、思维敏捷、待人随和、视野开阔是人们对董奇的印象。
在母校即将迎来110周年校庆这个具有特殊和重要意义的时刻,受命新任校长,他深知自己肩负的是党和国家的重托,是全校师生员工的殷切期盼。
“高校管理改革,要从校长自身改起。”董奇在就职演讲中表示。他郑重承诺,在担任校长期间,做到“四个不”: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招新的研究生;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奖;个人不申报院士,把百分之百的精力用于学校管理。
台下,是经久不息的掌声。
“大学校长是一个管理的岗位,是一个服务的职位。”目前中国大学管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大学校长必须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校管理工作中去。董奇表示:要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校长要首先改革自己,然后才能改革学校。
董奇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分享:建设一流大学不仅需要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更需要一流的管理。他认为,要实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中心任务,必须切实提升高等教育的管理质量。大学管理要实现从粗放式的外延管理转向更加精细化的内涵管理,从经验型管理转向更加科学的管理,从相对封闭的管理转向师生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开放型管理。
董奇简介:
1961年9月出生于重庆,籍贯四川省岳池县。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85年留校任教,1999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2008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第一批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儿童心理发展与测评、儿童语言与数学学习及其脑机制、基因—环境—脑—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本报记者 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