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9日 星期二

    民族跳跃的心声

    ——《天歌》的启发

    作者:吴秉杰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9日 14版)

        我一直想,文学发展的动力来自哪里?是纯属文学内部的动力?几十年的文学历程表明,至少在报告文学领域它是说不通的,不全面的。文学是心灵的需要,那心灵的需要又来自哪里?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一旦提出了自己的需要,它便会千百倍地推动着科学的发展。文学恐怕也是如此。何建明、天泉所写的《天歌——走进中国火箭的摇篮》是一部满足需要的书,满足精神、文化、社会的和历史的一种需要。

        这一切都要从1957年说起。几位将军,一批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走进了几栋板房与荒草萋萋的南苑,从此便开始了一段艰苦创业、义无反顾的历程。何建明、天泉写的并非就是高歌猛进,“天歌”也不是天籁之音,而是我们民族的声音,穿破了云层,上达天听。尤其是他们还写到了失败。导弹试验从仿制前苏联起步,可第一次发射数十秒后发动机就熄火了,坠毁在离发射台仅六百多米的地方。科学家们并没有气馁,继续试验,以后才有数十次成功的发射。

        《天歌》的启发是多方面的。火箭发射不仅巩固了国防,和平时期作为高科技的系统工程,还促进了无数实体经济部门的建设,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它还和中国人从古至今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和“奔月”梦想联系起来。文学写作曾经是很看重“原型”的。这种传统在近一个世纪逐渐丧失,但它在报告文学中则依然和必然地保存着。在只有“正史”和“官史”的漫长的历史年代中,文学作品中存留着一些重大事件、历史资料,从中能看出当时的时代精神与文化生态。这种历史记录现在也已弱化,只在报告文学中仍有其价值追求,因为这一文体决定了它不可能是纯“主观”的报告。《天歌》的启发还表明,报告文学写作在许多时候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写作。“走进中国火箭的摇篮”,既有人物采访,人物自己叙说的记录,又有场景的描写;有朴素的叙事,也有抒情的表达;有精确的逻辑乃至精密的数字,也有人物的情感与精神价值的追求;一部分散文化语言,一部分报告语言;一半是流水,一半是火焰。这可能也是写作的难度。但在这一切“综合”的背后,总能听到一种民族的主题跳跃着的心声。

        《天歌》并非纯文学作品,但它总体上又是具有诗性的:“前面就是充满希望的21世纪/一个未知的等待揭开的梦幻/让人类的想象飞翔在广阔无垠的空间/我们不再等候巴黎圣母院敲响的钟声/炎黄儿女与上帝之子将要举行怎样的仪式/交接那些走进新世纪共同追求的奋斗信仰/宛如太阳系的星宿辉映着和谐宁静/愿景在月亮之上引领航天追求卓越。”我认为,它具有历史意识,也具有人类意识。

        (作者为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