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9日 星期二

    有感而发

    心灵的风景

    ——读《美丽的西沙群岛》想到的

    作者:韩 进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9日 14版)

        《美丽的西沙群岛》反映出来的海洋文明特有的蓝色文化,成为刘先平大自然文学画廊中最美的“心灵的风景”。

        与以往大自然文学不同,《美丽的西沙群岛》有着强烈的国土意识和强国情愫,凸显出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国土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生存的根基。刘先平的忧虑是,大多数人知道我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国土,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国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疆?又有多少人知道,拥有一个弹丸之地的岛礁,根据《海洋法公约》就拥有了数万倍面积的海疆?所以,他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讲述西沙历史,普及疆土知识,讴歌蓝色文化,宣示南海主权。《爱国爱岛,乐守天涯》、《历史是面镜子》、《司令的朋友》、《海博士和西沙海洋博物馆》等作品,有着十分可贵的疆土意识、海权意识,以战争保卫和平、以生命捍卫主权的意识。

        守岛战士的爱国情愫更是令人感动。国就是家,家就是岛,为国尽忠就是为家尽孝。他们的财富观就是“钱是纸,情是金”。他们以树名志,新战士上岛种“扎根树”,老兵退伍种“纪念树”,首长巡视种“励志树”,终于把荒凉的海岛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有五千多棵马尾松。这是守岛战士创造的最完美的精神家园,最亮丽的心灵风景,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刘先平将大自然风景精确记录下来,给予清晰的科学解释,付之诗的神魂。他用自己的双脚“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走”出了中国大自然文学的独立疆土。“走”是他创作大自然文学的特征,其足迹、心迹完美地融合在他的大自然文学里。他有两条清晰的创作轨迹,一是走进自然,通过重读自然,认识自然、评价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明白“人为自然的一分子、自然是人类之母”的自然法则;二是走进心灵,通过重塑心灵,认识人性、评价人类、尊重人权、敬畏生命,明白“自然是人类的导师、自然是文学艺术之源”的文学法则。“走进自然”与“走进心灵”成为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创作的主题。

        刘先平以作品说话,确立了以大自然为审美主体的新文学观,将审美主人公由“人”变成了“物”(动物、植物),把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文学创作的主题,把和谐之美作为审美追求,由此带来了文学题材、体裁以及表现方式方法的变革,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空间,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形态,开辟了对接世界主流文坛的有利路径。新作《美丽的西沙群岛》继续实践着这一文学观,并以其独有的蓝色海洋文化、绿色生态文明和红色国土文艺,成为他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文学画廊中亮丽的风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