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5日 星期五

    幕后

    呈现一个信仰彩虹的民族

    ——《赛德克·巴莱》拍摄记

    李喻婷(台湾)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15日   15 版)

        做执著于梦想的人

        谈到最初碰触到“赛德克·巴莱”这样的故事,得从遇到魏德圣开始谈起。一开始结识小魏是因为我们共同的朋友,也是他作品中一贯担任摄影师的小秦。小秦跟我说,小魏为了让投资者相信他有能力拍摄《赛德克·巴莱》这样高规格的史诗电影,去贷款了两百万台币,拍了五分钟的试拍片,而在这之前,他已经为了拍摄短片《七月天》负债累累。

        还记得和小魏第一次碰面是2005年10月27日,当天我的日记写着:小魏是一个现实理想主义者,不断尝试把童话般的理想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只是,电影的环境低迷到了谷底,一个没有拍过长片的导演,恐怕也只是耗费力气在现实中挣扎。

        从小魏口中得知,早在1997年,雾社事件的题材便引发了他的兴趣,但从一个故事的雏形到剧本完成,又花了两年时间。不过当时的剧本和后来真正要执行的剧本又是天差地远,至少修改了十次以上。故事在他脑中想了千百次,决定拍摄出来的意念就更强烈了。只是一个创作者,不懂包装经营,所以举步维艰。小魏只能托朋友介绍可能投资的人,到处给人讲故事。“对方对你的故事表现得完全不感兴趣,你很难继续说下去,我想可能让他们直接看片子,会更有吸引力些。”遭遇投资方连番冷遇之后,小魏决定拍摄五分钟的试拍片,证明他操控影像的能力……

        那天我们聊了很久,当时最直接的念头是决定交这个朋友。为了让我更了解他对电影的想法,他送了我几本这些年来写的剧本。等公交车时,我拿出《赛德克·巴莱》那本随意翻看,其中一句话吸引了我。莫那鲁道在满布樱花树的小坡上对赛德克族的年轻人说:“祖灵们会肯定我们是守护猎场的好战士,你们手上的血痕就是印记,你们已经是赛德克·巴莱,记住要骄傲!彩虹桥上我们一起过!”看着这段话,小魏在咖啡厅与我谈话的表情又浮现在我眼前,我自问,人生当中有多少事情能让我如此深信不疑,什么是我坚定不移的信仰……于是,我决心投入,即使我清楚,路还很长,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到终点……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一次和吴宇森导演见面为的是跟一个行业中的长辈请教拍摄大型片的相关问题,另外则是想邀请他当我们的监制。当时吴导受金马奖邀请来台,我和小魏,还有后来《赛德克·巴莱》的监制黄志明到了吴宇森下榻的宾馆和他碰面。小魏提到我们拍摄影片的担心,剧中的雾,森林中的大战、爆破,火烧马赫坡的场面,都是我们经验所不及的,为此,吴导谈到他拍《猎风行动》时最大的一场戏。他说这样的戏要连贯地拍,他们一次出了十三机,连摄影师都伪装在战争场面中,有人穿和服,有人着日本军服,空拍的那一机也伪装成战机。演员则站好点,临时演员冲锋,拍特写时主要演员接着上。让这场大戏得以精确完成的,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吴宇森的副导,他负责规划出哪边要埋爆破,要挖多大的坑,要埋多少火药,风向会是怎样,怎么做安全。听到这里,我们有点傻了,小魏吞吞吐吐地说:“台湾……好像没有这种副导……”

        很不幸的,这还不是我们遇到的唯一问题,吴宇森捧着我们的脚本,笑容有点尴尬,喃喃自语道:“一千万美金要拍这个……”当时,我有点心酸,每个投资商拿到这个案子听到我们的投资额,都是觉得太多了,甚至问我们可不可以少用一点钱,但眼前这位大导演却认为一千万美金是一个似乎不大够的预算。

        前辈还是给了我们一些正面的思考。令人感动的是,即使他在好莱坞拿着高预算拍片,他还是认为,越是大制作越要刻苦地做。另外,《海角七号》给了小魏一个好的名声,这些名声会引来愿意一起并肩作战的年轻人,就像吴宇森到中国拍片一样,会有人慕名而来想要学东西。但吴宇森强调,不要让你的工作人员认为进入这样大的制作是可以赚比较多的钱,而是要让他们相信,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可以透过这部电影提升自己,开阔眼界。

        走出饭店后,我们三人一路上聊起和吴宇森的谈话,志明还是一贯的乐观,觉得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小魏则因理念得到支持而信心满满,而我,莫名地得到一股很强大的力量,要我再困难都不要放弃……

        三月份小魏和志明又到北京拜访吴宇森。小魏认为这次碰面对他来说,就像上了一次导演课,虽然是在闲聊中进行的。吴导把上次见面时提到的《猎风行动》几个大场面的片段播出来,边看边讲解远的景如何呈现,近的景如何表现细节,这提醒了小魏对影像细部画面的经营。

        看来在北京几天下来,小魏已经思索出好的方式。他兴奋地对我说,原本他想把戏中那场最壮烈的战役拍摄得像庆典一般,感觉像是林间的烟火,但现在小魏构想中的战争画面,除了外部的烟火,还有内部着火落下的叶子,穿着红披风穿梭的赛德克人,一直到战火逐渐结束,樱花随风飘落……

        就像我们一开始谈到的一样,要试着化解仇恨,如果只是握手言和,未免太过拙劣,于是尝试用大自然中的景象,落叶、樱花、夕阳、森林与山岳的美去慢慢将两个族群间的仇恨淡化。看来这次见吴宇森,最大的收获是引发了小魏去思考影片更细节的部分。虽然早在几年前便已经听小魏说这个故事说了一百次,但现在似乎是越来越期待了,即使这段路实在走得相当艰辛,但一路上我们的视野确实都开阔了。

        (作者为《赛德克·巴莱》策划)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