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烟海的革命回忆录中,以柔美女性为主角,特别是以女兵、以将帅夫人为主人公的极为少见,《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彩人生》的作者陈丹淮、叶葳葳从子女的独特视角,记叙了张茜、王于畊、凌奔这三个新四军女兵鲜为人知的战斗、工作、生活和成长历程。全书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救亡图存历史为主要背景,以三位女性奋斗不息的多彩人生为脉络,展现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画卷。作者以子女的特殊身份,赋予这本回忆录以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我想,如果要在世间找一个寄情之物来喻拟三个新四军女兵这样美丽坚强的女性,没有什么能够超越帕斯卡尔心中那些“思想的芦苇”了。读完全书,掩卷沉思,眼前仿佛摇曳着一簇簇脆弱、优美而柔韧的芦苇。在三个新四军女兵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生命像质朴而柔韧的芦苇一样,有着令人心醉的美丽。这三个新四军女兵:汉江边的兰芝——张茜,才女教育家——王于畊,鸠兹侠女——凌奔,分别是开国元帅陈毅和开国上将叶飞、钟期光的夫人。
芦苇之“柔”,生于“情”。
这本回忆录用了不少篇幅描述革命战友穿越时空、感人肺腑的深厚友情,以及战争年代浪漫纯真的革命爱情,比如,陈毅以诗为媒,张茜倾心相应;叶飞以书为缘,王于畊穿鞋订盟;凌奔服从组织安排嫁给“老革命”钟期光,浪漫的恋爱却从新婚之夜开始……在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三位女性与丈夫患难与共,含辛茹苦地哺育儿女,而当儿女长大离开时,她们像普通母亲一样因为思念与牵挂伤感落泪……女性的细腻与深沉、伟大和崇高,令人感叹。从一名年轻女兵成长为开国元勋的妻子,成为普通的母亲,在她们身上,荟萃了中华民族女性的美德。
芦苇有“柔”情,更有“韧”骨。
在三个女兵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娇弱生命是怎样像顽强的芦苇一样,从原野上萌芽、成长,由稚嫩而刚强。面对日寇的铁蹄,面对破碎的山河,她们为追求民族解放、为追求真理,毅然挥别了父母,义无反顾地走上“木兰从军”的道路,并改名以铭志。在战火硝烟中,三个女兵九死一生、百折不挠,宛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芦苇。解放后,她们又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在各自事业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张茜在翻译与外事领域赢得了广泛赞誉,晚年她还与病魔抢时间整理了《陈毅诗词选集》;王于畊从一个编剧成长为成就斐然的教育家,带领福建教育系统连续三年夺得全国“高考红旗”;凌奔在解放后当上了拥有1000多个孩子的“校长妈妈”,深受学生与老师的爱戴。而更让人由衷敬佩的是,三位女性在“文革”中,沧海横流更显英雄本色。侠女凌奔以羸弱之躯收留庇护了19个老战友的孩子,她说“这时候,人的良知特别重要,绝不要随波逐流”;张茜在病重中叮嘱儿女“要懂得那些纷扰的争斗和虚浮的颂词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得计较和迷恋。在你们爸爸的诗词中,有真正价值崇高的东西”;王于畊在“文革”中挺直脊梁,在十年浩劫后她回到福建,一开口却是如何恢复教育辉煌,“我个人受到的委屈和摧残没什么,把这页翻过去吧,福建的教育事业更重要”。历尽风霜压不垮。美哉,芦苇!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印记,每个时代都需要在精神的引领与支撑中前行。今天,这样一本书写革命女性理想与精神的书,依然有它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当我们奔跑在愈加纷繁的世界中时,更需要放慢脚步,回望理想,凝聚精神。
芦苇不是树,却有树的坚强与无私;芦苇不是花,却有花的芬芳与美丽;芦苇不是竹,却有竹的风骨与气节。柔韧的生命自有不屈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