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

    走基层·来自一线的核心报道56

    科技鼓了腰包

    ——农民张跃伟的致富路

    《 光明日报 》( 2012年05月15日   01 版)
    张跃伟(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吕波摄

        张跃伟,从踏上云南这片红土地起,这个壮族汉子的名字不停地“灌”进记者耳朵里。可这时,记者对他的印象只限于一段文字:“张跃伟,男,48岁,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新安所镇小红寨村农民,他领衔的新安所生态农业研究会,2008年底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张跃伟只是个普通农民,他领着乡亲们养鸡、种石榴,硬是闯出了条致富路,自己也成了村里的‘宝贝’。”在去往红河州的路上,云南省科协科普部部长肖云轩就介绍开了。

        这个农民到底有啥不一样?记者不禁添了几分好奇心。

     第一个致富项目跟科技有关

        “我哥从小就喜欢琢磨事,闲不住。”刚进小红寨村,记者遇见了张建伟——张跃伟的弟弟。

        “小红寨村当年穷得叮当响,有句话叫‘有女不嫁小红寨’。当年高考落榜后,我哥不出去打工,他就想较个劲,换个活法。1988年,他带着村里13个回乡青年、复员军人,在县科协的指导下,成立了新安所生态农业研究会。”

        从弟弟嘴里得知,张跃伟“折腾”的第一个致富项目,还真跟“科技”有关——

        研究会成立不久,张跃伟到信用社贷了1000元,租下了村里一片闲置的晒谷场,他琢磨着要办个养鸡场,让乡亲们不再受穷。不懂孵化技术咋办?他花5块4角钱买了张票,坐火车到昆明去学,学费花了40块。回到村里,凭着学到的“煤油灯孵小鸡技术”,21天后,第一批毛茸茸的小鸡破壳而出。看热闹的村民们惊奇地瞪大了眼,张跃伟心里也乐开了花。

        那时候村民养鸡最怕的是“鸡瘟”,“鸡瘟”一来,很多村民看着满地死鸡只会痛哭。张跃伟又去学了给鸡注射疫苗,挨家挨户上门给乡亲们养的鸡打预防针。一开始依然有村民不相信,不让打。结果,鸡瘟流行时,打过预防针的没事,没打的鸡都死了。从此,乡亲们相信了张跃伟,都知道养鸡要讲科学。

        在张跃伟的带领下,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日子越来越红火。

     实打实的“科技石榴”

        “他怎么又领着大伙种石榴了呢?”听说张跃伟在石榴林里帮着村民剪枝,记者一边赶去,一边问身旁的红河州科协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队长李莉。

        “石榴是蒙自的一项传统产业,有几百年的栽培历史,但以前科技含量低,病虫害多,每亩产值只有几百元。张跃伟在研究会里学到石榴的栽培和管理方法,按生长规律科学管理,第一年产值就翻了几番。”

        远远的,一片开满火红石榴花的树林里,一位汉子领着一群农妇正在忙。走近一介绍,果然是“大名鼎鼎”的张跃伟。

        “种石榴和科技关系大吗?”一见面、略显腼腆的张跃伟打开了话匣。 

        “蒙自的石榴皮薄、肉厚、粒大籽小、汁多味甜,但以前病虫害多,靠天吃饭。我也是从生态农业研究会请来的专家那儿才知道,种石榴的科学知识可多了。我从专家那儿学到后,再教给他们。现在,啥时该修枝,啥时该打杈,啥时该施肥防病,乡亲们都知道。”

        “小红寨村的石榴,可是实打实的‘科技石榴’。”一旁的红河州科协主席松万明告诉记者,在张跃伟的带动下,他们的研究会已在周边20多个村成立了分会。如今,整个蒙自石榴种植面积近12万亩,年产量17万吨,产值3亿多元,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法宝”。

     “农民懂了科技,农村才会有出路”

        获得了全国性荣誉和20万元奖金,张跃伟都干嘛了呢?

        “20万元奖金,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用于培训。要知道,以前农民对科技是又爱又怕,爱的是科技有用,怕的是听不懂、不会用。我就花钱请讲课效果好的老师来,农民一听就懂,这样他们对科技会越来越感兴趣。这几年下来,我弄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农民懂了科技,农村才会真正有出路。”

        “第二件事,我用于产品增值和市场推广。蒙自石榴原先是‘酒香却怕巷子深’,国外、省外鲜有人知。这个荣誉和奖金,给研究会引来了几个项目,我从供销社争取到贴息贷款80万,加上别的渠道的资金,办了家石榴果汁加工厂。蒙自石榴不仅走向了省外,还进入了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市场。”

        其实,张跃伟在这之前就已显现出了自己独特的眼光。

        2006年,随着石榴产业的扩大,张跃伟意识到,靠自己一人走村串户、宣传科技的做法已经落伍,要让乡亲们的日子更富,得另辟蹊径。这年5月,他带领208户会员在生态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蒙自县蒙生石榴产销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组织社员走产、供、销、加工一体化道路,架起了帮助社员增收致富的金桥。“蒙生”,也正式成为蒙自石榴的注册商标。

        村民王祥是合作社收购部的经理,他告诉记者,如今蒙生牌石榴平均价格可比别的高两元。“最高等级的一款,一盒6个石榴,每个一斤左右,零售价就卖到360元。这个价,以前我们农民想都不敢想!”

     张跃伟的脑子里又在想什么?

        如今的小红寨村,原来出外打工的村民都回来了。男女青年不仅不再“愁婚忧嫁”,而且还成了远村近邻的“香饽饽”。

        在村民们的心里,张跃伟多年的执著,却不仅仅是为了这些。

        村民朱勇原先在桂林打工,卖过年糕、水果,日子艰难。1994年,朱勇回乡跟着张跃伟种石榴。去年,盖起了新楼房。

        “如今在我们村,偷盗、赌博、打架斗殴、吸食毒品等恶习都不见了,乡亲们经常聚在一起,谈的是如何科学施肥、防治果树病虫害,比的是产量、收成、销售量,学会了多少科学种植知识。跃伟哥可是我们村的‘领头雁’。”在自家新房里,朱勇毫不掩饰对张跃伟的崇拜。

        在张跃伟的带领下,小红寨村先后被州、县、镇政府授予“科普文明村”称号,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楷模。

        现在,张跃伟这个“科技农民”的脑子又在想什么呢?

        4月25日下午,在生态研究会创办的蒙生生物有机肥公司的装料车间里,张跃伟告诉记者,为使蒙生牌石榴走向全国走向国际市场,生态协会已经申报了4600亩石榴出口基地备案和石榴出口认证包装厂备案,已获得省里商检部门的资质认证。

        “为改良土壤、保证石榴的纯正口味,将来蒙生牌石榴都要逐步使用有机肥料。这个有机肥厂,就是为进入更大的市场做准备的。”

        在采访的间隙,张跃伟和记者谈到了未来的规划:建立一万亩出口基地,完善产品追溯责任制度;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实现自动化包装;推出生态农业旅游,打造蒙生石榴生态文化园……

        这个壮族汉子,真是位不简单的“科技农民”!(本报记者 胡其峰)

    记者手记

        和张跃伟聊,看他和来来往往的乡亲打着招呼,记者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个壮族汉子天生就属于这片红土地。

        让记者敬佩的,首先是张跃伟对乡亲们的这份心。让农民弄懂科技不容易,让农民爱上科技,则更不容易。这么多年来,他用自己的耐心、执著,手把手地教,让农民逐步感受到科技带来的神奇以及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同时,让记者敬佩的,还有张跃伟对金钱与物质的淡然。其实,几年以前,凭着个人能力,他可以选择去昆明甚至更精彩的城市发展。但他没有走,他选择和小红寨村的乡亲们在一起,划起那条科技之船,渡过艰难的贫困之河,到达了富裕的彼岸。

        为什么张跃伟会选择这样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采访告诉我,这源于一种天然的爱——对那片红土地的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