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

    走基层·来自一线的核心报道56

    科技绿了草原

    ——走进内蒙古春耕现场

    《 光明日报 》( 2012年05月15日   01 版)
    拓平(右)驾驶着最新的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正在播种,一陇地连播种,带覆膜,外加回土都完成了。资料照片

        4月30日上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春耕现场会,当拓平再次遇到李登云和张晓红时,高兴地笑了。

        又一年的春耕时节,又一年遇到市农技推广站的正副站长,在临河区双河镇进步村村头自家的农田里,拓平很想看看今年他们又会带来哪些先进的技术。

        小麦套晚播杂交葵花技术、地膜二次利用免耕栽培技术、玉米高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等等,听着张晓红介绍技术要点,拓平详细地记着。

        50亩地,13万元,拓平一家去年的纯收入。“在咱村里,这样的收入也就算个中等吧。”拓平笑着说,“好技术和好的农业机械可真是帮了大忙”。

        种田难,种田苦。难就难在看天吃饭,比较效益低;苦就苦在劳动强度大,每天日晒雨淋。收入升上去,强度降下来,质量有保证,这是内蒙古的农业发展经济学。在保持粮价稳定和保障农民收益之间,在“三农”发展与现代化职业农民培育之间,内蒙古用科技实现了动态的平衡。

     用知识种田的新农民

        “笨不要紧,咱多问;不会也不要紧,咱多学。”在张晓红的眼中,拓平属于“可塑之才”,勤学多问,愿意接受新知识,是市农技推广站的重点扶持示范对象。

        补贴农资,提供种子,技术指导,连续3年,在市农技人员的帮助下,拓平发现,一家人收入节节攀升的同时,种田也变得越来越容易起来。

        50亩地,如果全部播种玉米需要多长时间? 

        “3天。不过今年的时间还可以再减少一半。”拓平边说边指着身后最新的气吸式精量铺膜播种机,“这是第二代了,总价不过1万元左右,是市农业技术系统研制的。”

        “每趟覆膜面积提高了一倍,播种数也从3500粒提高到6000粒。”张晓红介绍,内蒙古农业大学高聚林教授的测算数据显示,仅这项技术,每亩产量便增产600多斤,提高了40%以上。

        农业机械化推进,带给了拓平一家全新的改变。

        由于拓平和父亲已经完全能够应付50亩地的耕种,母亲和爱人在村里的高效设施农业园区,承包了3个大棚,每亩地年收入两万多元。

        “农业科技是农业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巴彦淖尔市农牧科学院院长温埃清告诉记者,学习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后,更加明确了农业科技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把握农业科技发展方向,就是要突破关键和共性技术,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截至目前,巴彦淖尔市农牧科学院先后选育并审定小麦新品种24个,占全区水地小麦品种的1/3,选育并审定向日葵新品种8个,育成“八单”系列玉米新品种10个。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多万亩,直接经济效益80多亿元。 

     建在地头的“农业实验室”

        30万元一个的现代化育种大棚,5个。“今年再新建5个,我的手上就是10个。”山东农民孙延贵怎么也没想到,种了一辈子田,现在居然成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科技支农的香饽饽。

        “每年从他手上出去的良种,就达100万株左右,可覆盖周边300多亩良田。”赛罕区蔬菜局局长南洋焕说,“可别小看了这些农业科技能人,虽然学历不高,本事可真不小。今年合同到期,再签约时准备再给他的待遇提一提,争取年薪达到8万。”

        听说要参观建在舍必涯村基层农业科技站的育种基地,孙延贵赶紧跑了过来,准备给大家好好“炫耀”一下自己的“地头农业实验室”。

        “这一块是辣椒,那一片是西红柿苗;这一块,10天后就可以出苗了,那一片是邻村二老汉的。”指着育苗床上一片片分割开来,涨势不同的蔬菜秧苗,孙延贵满是喜悦。

        科技支农,源头在科技,落实却在基层农技站。孙延贵告诉记者,农户只要将自己想要种植的种苗品种和时间告诉农技站,他们就能按时提供健康强壮无公害的绿色秧苗。

        从山东到宁夏,再到呼和浩特,孙延贵的每一次迁徙都伴随着国家科技支农惠农政策的一次次强化。现在农户每个高效大棚的建设费用大约9万元,政府补贴3万元,协调贴息贷款3万元,农民只需拿出3万元就能建成,两年时间连本带利都回来了。 

     科技推广有“范”的农业 

        在包头,刘宝音是个“范”儿,既是示范,也是模范。

        3000亩的示范园区,连片厚墙体温室大棚360栋,投资8000万元打造的万科现代农业园区,经过3年的基础培育,今年终于从“投入态”转入“产出态”。

        直接带动农户就业1600户。刘宝音介绍,每个大棚的年收入至少也在两万元以上。第一批来园区打工的农民,很多已经学成技术,就地承包了大棚,取得创收。

        祁俊峰,36岁,本地人,3年前开始在园区打工,如今已经成了的3个大棚的承包主。“去年光这一块就有7万元。这可比以前承包大田30多亩的收入还高哦。” 祁俊峰说。

        交谈中,祁俊峰告诉记者,家里的30多亩田,已经流转给园区或者种田大户,每亩每年都能获得500元的租金收入,还有政府的补贴,年收入大约有9万元。

        “村里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先是不相信,然后在里面学习,后来慢慢的都加入了进来。” 祁俊峰指着背后40多个大棚说,“都是咱村人承包的。”

        “技术有人教,销售有人管,关键是看得到的示范效应让这些‘输不起’的农民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园区党支部副书记陈柱斌说。

        “以前我们农技推广部门逐个帮助农民,一方面比较慢,另一方面,有些农民学会了技术,由于利益关系,反而不愿意帮助其他农民。”包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齐日格介绍,“今年,自治区创新性的提出了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的科技服务模式,包头市专门抽调了1400多名市、旗县区两级科技人员,组成5个农牧业科技推广团队,重点引进、示范、推广30个新品种和35种新技术。”

        科技推广有“范”的农业,在内蒙古农牧业厅厅长郭健看来,农技推广的关键是让农户对这些技术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好。万民科技人员下基层就是要把最新、最实用的农牧业科技成果送到农牧民手中,利用好粮食奖励资金、稳粮增效工程资金、粮油高产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等各类农牧业技术推广项目和资金,全面提高农牧业生产综合水平。

        科技兴农,“三化同步”,2012年,内蒙古将大力推进玉米、绒毛用羊、草牧场保护建设等10个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争取启动和建设小麦、饲料等8个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力争去年农作物总播和粮食播种面积分别稳定在一亿亩和8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460亿斤以上。(本报记者 高 平 朱 波)

    记者手记

        几日的采访,记者收获了四个启示。一、应重视农村科技能人作用。在基层科技人员依旧缺乏的现状下,重视这些有实际经验却没有学历的基层科技能人,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二、应重视各级政府在农商对接、农超对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作用。在类似完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农户、合作社,依旧处于弱势地位,可以说,如果保障不了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平等地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难度依旧很大。三、应妥善处理高效设施农业和传统农业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的作用下,农民正自发地转移。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最为关键的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生产,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无人耕种问题。四、应切实保障国家涉农补贴落实到一线种田的农民手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