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07日 星期六

    艺坛杂议

    中国音乐应以何种姿态走出去

    作者:金兆钧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07日 07版)

        随着伦敦奥运会热度的升温,谭晶“伦敦的约定”音乐会现场录像再次在央视播出。观看之余,又想起了我反复提出的“中国音乐应以何种姿态走上世界”的话题。这个话题针对的正是已经成风的赴海外音乐厅或剧院举办演出的现象。听过谭晶这场音乐会,又要提及这个话题的目的是要从谭晶伦敦音乐会中借鉴一些有益的东西。

        中国音乐人出访海外有名的音乐厅堂进行演出,开始于2008年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的“虎年音乐会”,之后,音乐人赴海外演出渐成风潮。记得当年我也很为这样的出访鼓吹了一阵子,毕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请进来的太多了,走出去的太少了。

        但后来事情慢慢有点变味,越来越多的音乐团体和音乐人走向各个世界厅堂不仅成了“走出去”的成果,也变成了“走向世界”的身份标志。而且老实讲,就我看过的一些录像包括现场,我们有些“走出去”的节目质量实在不敢恭维,但也有不少文章大力赞扬和捧场,并以此强调这种现象就证明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走向世界,现在很容易。交了场租,绝大部分厅堂剧场是开放的。我们的人民大会堂现在不也接受大量的商演吗?但究竟什么叫真正的“走向世界”?我的观点是:除非人家像我们一样把贝多芬、莫扎特、肖邦、披头士的唱片摆在自家书架上,时不时要拿出来重温,而不仅仅是听个新鲜的时候,我们才能说我们走向了世界。

        谭晶音乐会是一场以奥运为纽带的文化交流活动,它不是单纯地“走出去”,而是中西音乐家的一次全方位合作。值得提出的一点就是绝大部分曲目包括谭晶本人的曲目都由西方音乐人重新编配,于是两种不同品质的音乐得以在新的诠释中碰撞而融合。其中《在那东山顶上》是一个突出的例子,编曲风格有了很大变化,产生了新奇的审美效果,从而也使得谭晶的演唱有了新的处理。其他不少曲目也是如此,谭晶也得以展现了她在流行歌曲、传统民歌,创作民歌等多方面的演唱功力和在原唱基础上的现场翻新能力。

        我想强调:首先,我们“走出去”的姿态是什么?我以为展示实力固然不错,更多的合作才更彰显“包容”精神。当今世界文化,在多样化的发展中坚持独特的民族性格是一个方面,在信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能够更多地碰撞和交流、融合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了解、理解才是接受的前提。

        谭晶“伦敦的约定”音乐会的另一个特点则是在合作的基础上达到语言上的沟通和相互理解。这里说的语言有两种,一种是口头语言,谭晶努力学习外语,争取必要的现场交流,包括选择适当的外国曲目确实可以达到更深层、更活泼的现场交流目的。另一种则是音乐的语言。我们常说音乐无国界,但各民族不同的语言表达却仍然是交流中的一种障碍。在这个意义上,通过双方合作,在适当的音乐曲目选择基础上重新编配的做法值得提倡。比如说,中国有非常多非常好的原生态音乐,但若要“走向世界”,除了一般性的展示外,还需要艺术家用带有世界性的艺术语言予以“包装”才能为更多的人所认同。在这点上,杨丽萍的《云南映象》是一个出色的例子。

        也正在这个意义上,我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理解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基因是不可放弃的,但是一定要有国际化、世界性的艺术提炼和表现,不是走出了国门就叫“走出去”。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大潮流,但不能是文化“大跃进”,它需要脚踏实地去做实事。文化“走出去”是大方向,但不能是文化大旅游,也需要做实事。何谓实事?第一,作品要是精品,是能为其他文化氛围中的人们所理解、能接受的精品;第二,表演者的表演应当精致,而且同样是让异国文化氛围中的人们能亲近、可欣赏的表演;第三,文化交流不是征服,是沟通,是融合。谭晶音乐会的现场性极强,融合性也很强,很适合当今世界音乐文化交流的要求,这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作者为《人民音乐》常务副主编、著名乐评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