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辽宁省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如何创新办学模式,开展校企合作,为实现“工学结合、学做合一”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在取得了成效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于校企合作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的主要做法:
——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实现校企合作
2006年11月,学院与辽阳市公共汽车公司共同投资兴建一合资企业-辽阳致远轿车维修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独立法人,组成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校方以汽车维修设备入股占51%,公汽公司以厂房及附属建筑物入股占49%。主要业务包括:开展轿车维修业务;满足校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训并安排部分学生就业;开展汽车维修人员岗前及岗后培训业务等。开业以来,公司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经营质量不断提升,公司经营利润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同时,为中石油辽化运输公司、社会汽车维修工岗前和在岗培训300余人;接收学院汽车专业学生实训300人;安排学院汽车专业毕业生23人就业,进而达到了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举办股份合作制二级学院,实现校企合作
2009年10月学院与辽阳太子河高尔夫俱乐部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成立了高尔夫学院。
高尔夫学院依托学校和高尔夫俱乐部的各自办学、实训及就业等优势资源,针对中国高尔夫产业中各类人才奇缺的形势,培养具备从事现代高尔夫运动服务、管理和高尔夫产业相关领域所必备的各层次人才。目前,高尔夫学院运行顺畅,未来招生就业前景看好。
——合作举办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合作
2010年3月学院与辽阳市流体真空机械厂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学院机械专业实训基地。
辽阳市流体真空机械厂是一家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以辽宁流体节能工程设计研究所(企业下属研究所)节能技术为依托的民营企业。学院机电工程系以机械制造、数控加工、模具制造专业见长,同时有校内实习车间及相应的设备。在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下,企业方将自己的设计、技术、材料带到学院,学院以自己的设备优势、人力资源与对方合作,成功地研发了ZY-1.5型、ZY-2.2型叶轮式鱼塘增氧机、鱼塘用新式切肉机和鱼塘扫雪机,已经进入辽宁省农机推广目录,从2010年开始享受农机销售补贴,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
——举办“产、学、研、做一体化”的公司和工作室,实现校企合作
为使高职学生尽早适应工作岗位,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教师的项目开发能力,按照整体设计、分阶段推进的原则,于2009年开始,学院有关专业先后与企业和教师合作建立了17个“产、学、研、做一体化”的公司和工作室,具体包括:商业数码摄影、装饰绘画、动漫周边产品、服装配饰与展示、泵业密封研发中心和流体节能工程设计研究所等。经营方式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由学校、企业、教师各按一定比例投资入股,利益按股分配,实行工作室主任或公司经理负责制。实施公司和工作室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各方积极性。例如,星宇沙盘工作室将承接的设计任务直接带到学校,与教师、学生共同研制、共同开发、共同制作,既优质、高效地完成了任务,又使学生得到了实际意义上的工作锻炼。
我们的感受:
上述几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学院“双向互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厚德强技”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它能够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有利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对接,满足了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是对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都有益的举措。
——实现了学生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校企通过积极协商和严格论证,联合组建多样且具有深层次校企合作意义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直接安排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训,实现了学生实训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在整个生产性实习实训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双师素质教师和企业技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产品的生产加工作为项目教学内容的思想。让学生从最初的感性认识开始,在看中学、看中想、看中问,到亲自做,真正掌握产品的工艺流程并保质保量地独立完成加工任务的“教、学、做”一体化。改变了过去学生实习将大料加工到小、小料加工到废的“空对空”实习实训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而且,通过建立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合作研发团队及生产,既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和研发能力,又将有力地支援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提升学院和企业的知名度。
——校企、师生双赢得以实现
通过几年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校企合作的最终是校企双赢。学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工作进程中,只有具有了一定的实力,才可能引起企业的重视,从而达到两个积极性的统一。同时校企合作需要双方都有动力。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最初可能是行政机制、情感机制,但最有效的机制是利益机制。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有利于解决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际存在的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
例如学院举办的颇具个性的专业工作室的成立,给与了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自由,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效果明显。目前,学院有关专业80%以上大二、大三学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室或公司;对于教师来说,有利于教师的个性化发挥、创新能力的增强、教学积极性的提高、责任意识和市场理念的形成。近年来,通过“公司和工作室”模式的实施,教学及研发成果非常丰富,每年教师开发的专利、实用性技术、生产和教学项目近百个,即支持了企业生产又创新了教学内容,并为校企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企业互动搭建了平台,实现了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