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2日 星期一

    发挥窗口优势 体现工会特色

    ——四川省总工会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2日 15版)

        四川省总工会在“三好两争”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把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为服务社会、服务职工的重要窗口,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形象意识,大力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效能,成为叫得响、做得实的工会品牌。

        首先是明确宗旨,统一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认识。全省各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坚持以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为宗旨,以“工会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企业增效益、职工得实惠”为目标,以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贴近职工、贴近实际,完善帮扶救助功能,做到“钱为职工花、事帮职工办、劲给职工使”,不断推动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创新发展。

        其次是搭建平台,强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力度。一是整合各方资源,搭建为民服务平台。目前,全省21个市州、153个县(市、区)、823个乡镇(街道)、1186个社区(村)全部建立了惠民帮扶中心(站),普遍开设了面向职工的服务窗口。二是健全帮扶体系,夯实为民服务基础。全省各级帮扶中心(站)之间相互衔接和配合,形成了以市级帮扶中心为龙头,县级帮扶中心为枢纽,乡镇(街道)、社区和企业帮扶中心为基础的帮扶网络,显示出帮扶资源丰富、帮扶网络健全、帮扶效率快捷、帮扶队伍专业化的优势。职工的多方面求助事项基本上可以通过“一站式”服务得到有效解决,形成了全方位帮困救助服务体系,改变了资金筹集难、场地建设难、人员配备难、职工救助难的状况。

        第三是拓宽渠道,扩大为民服务创先争优领域。全省各级工会以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作为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为民服务活动的主线,努力拓宽帮扶渠道,扩大帮扶领域,不断推动工会帮扶工作创新发展。目前,全省惠民帮扶中心集中提供的各类惠民帮扶项目已近100项,使原来相对独立的帮扶资源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形成了帮扶功能全面、运转协调的社会化救助体系。

        第四是坚持标准,提升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水平。全省总工会以坚持提升标准作为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为民服务的切入点,坚持形象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在全省各级帮扶中心中开展了以“职业形象好、岗位素质好、优质服务好,争创工人先锋号、争当优秀服务标兵”为主要内容的“三好两争”创先争优活动。统一窗口标识,强化岗位意识,广泛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创群众满意窗口和优质服务品牌”、“争当优秀服务标兵”等活动,努力把帮扶中心建成推动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促进社会和谐的模范窗口、服务人民群众的便民窗口、展示工会风貌的形象窗口。

        第五是选树典型,再掀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热潮。2011年,四川省总工会召开了全省惠民帮扶工作推进会,评选表彰了模范惠民帮扶中心、优秀惠民帮扶中心和帮扶先进工作者,并对惠民帮扶中心工作标兵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通过选树宣传先进典型,激发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工作人员奋勇争先的热情,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先争优、人人主动为民服务的良好氛围。

        四川省各级工会通过在困难职工帮扶窗口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工会帮扶工作品牌明显提升,职工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多,更好地发挥了工会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密切了党和政府与职工群众的联系,扩大了工会的社会影响,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报记者 危兆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