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2日 星期一

    辽宁本溪:

    握住科学发展“方向盘”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2日 15版)

        本报讯(记者毕玉才)近年来,辽宁省本溪市紧紧握住科学发展的“方向盘”,一脚油门踩到底,城市生态、产业业态、百姓心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市委书记冮瑞的话说,就是“产业新、生态美、人气足”。

        本溪是一座因钢铁而生的重工业城市,过去产业结构非常单一,一钢独大。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脱资源桎梏,走出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调整城市经济结构。首先是做大做强做优钢铁产业,对原有资源进行战略性整合,2010年,将本钢集团与北钢集团成功合并重组为新的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成为辽宁省最大的国有企业集团;其次全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特别是2008年4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决策后,经过3年多的苦干实干,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崛起,成为继钢铁产业之后,本溪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第三是加快发展旅游业。本溪有巧夺天工的本溪水洞,历史悠久的五女山城,让人流连忘返的枫叶。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努力把本溪旅游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如今,桓仁五女山城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本溪水洞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2011年,荣获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称号。本溪已从一个‘一钢独大’的城市变身为多业并举绿色发展的城市。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粗放的发展方式,本溪的污染一度比较严重,被人们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市委、市政府利用本溪良好的生态基础,以污染物总量减排为主线,以创建国家环境模范城市为载体,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依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十一五”以来,先后关停了以中国现代炼铁业“鼻祖”——本钢一铁厂为代表的近百家污染严重企业,并投资40多亿元,上马了100多个环保项目。正是靠着这种壮士断腕的勇气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努力,本溪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城市。现在的本溪已经成为让人“看不够的城市”。

        以往,在人们的印象中,本溪是个“二线城市”、“小地方”。一段时间内,干部和群众中也存在着一种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心态。近几年来,本溪在药都建设和国家森林城、园林城、优秀旅游城市创建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让本溪的决策者有了新的底气。他们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适时提出了建设“三都五城”的新蓝图。“三都”,即“钢都、药都、枫叶之都”;“五城”即在取得国家森林城、园林城、优秀旅游城市之后,进一步冲刺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

        冮瑞书记说:“对于本溪这两个字,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解读:‘本’,就是本本分分做人;‘溪’,就是点点滴滴做事。本溪人不仅有脚踏实地的品格,还有敢于干大事勇于干成事的激情。相信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本溪的明天会更美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