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子总在细处断”,“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党员先锋就应该是凡人中的好人,好人中的能人,一群人中的领头人”……
看到这质朴却生动的“大白话”式语言,您也许想不到,它们竟然出自一套四卷本的党建读物,江苏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创先争优系列读本》。
正是凭借朴素的哲理、鲜活的事例和通俗亲切的叙述方式,《创先争优系列读本》面世不久,便用以“大白话”讲透“大道理”的风格,创造了党建读物的一种新语境。
这套读本的市场销售成绩同样可喜,据统计,单本销售已达66万册。
读本的策划编辑、主创人员汪维宏表示,怎样把党建类图书做出新意、做出特点,真正让广大党员和群众喜闻乐见,一直是这套读本的编撰人员思考的事情。《创先争优系列读本》在编写时始终遵循“大白话讲大道理”的原则,既希望总结创先争优活动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又试图摸索党建读物通俗化、市场化的路径,以关键词的形式,围绕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从党的性质和宗旨,从当代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和崇高精神中概括出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内涵,回答什么是最好的共产党员和怎样做最好的共产党员等重大问题。
《创先争优系列读本》共包括四部书,分别是:《做最好的共产党员》、《做最好的公务员》、《做最好的村官》和《做最好的党支部书记》,每部书都由论述(包括导论和分论)、事例、感言、格言四大块组成。
在编撰的过程中,编者使用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事例、格言和警句,也借用了一些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进而使这套丛书更贴近时代,具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时代现场感”,形成一种“厚重却不呆板、活泼但不轻浮”的特点。
人民日报理论部副主任郑剑将这套书的特点总结为三“新”:即理念新、观点新、体例新,“读本的这些做法正是因为想到了读者,在努力和他们寻求共识。读本不是一味地照抄本本,照用老词,而是用创新的方式对一些“大道理”进行了新的阐发,把群众想看的和想说的结合了起来,这样就贴近了生活,也贴近了读者。”
(本报记者 吴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