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两会期间,记者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等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代表。
记者:大学的根本宗旨在育人。在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北京大学有哪些新的打算?
周其凤:“重视基础、尊重选择”是北京大学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育人特色。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对学生参加科研等实践活动的引导和支持,在交叉学科领域设立新的专业方向;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探索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实行分轨培养;打造更高水平的第二课堂育人平台;通过一系列培养项目和学习基金的设立,争取能够为每一位在校学生提供一次出国学习机会,并在保障和提高生源质量的前提下,将留学生比例从目前的7%左右提高到20%左右,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
记者:学科建设是大学改革发展的龙头。北京大学将如何推动学科建设?
周其凤:经过1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北京大学学科水平整体上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优势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中,北京大学将瞄准学科前沿进行布局,着力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据国际权威的QS世界大学排名对学科学术影响力的分析,目前,北京大学5大学科群在全球大学的排名位置分别是:人文第18;理科第17,社会科学与管理第21,生命科学与药学第24,工程技术第34,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要争取使这5大学科群全部进入前20名。北京大学将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鼓励跨学科跨院系合作等措施,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力度支持以学科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为目标的交叉研究和协同创新,打造宽厚的知识创新平台。
记者: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是北京大学的传统与特色。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北京大学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周其凤:北京大学将保持和发扬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传统,把握时代脉搏。按照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坚持以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努力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记者:校风反映一个学校的整体形象。北京大学提出要进一步培育优良校风、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周其凤:在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北京大学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握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文化育人、文化兴教、文化强校、服务和满足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将文化建设和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文化建设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复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继续着力培育境界高尚、底蕴深厚的大学文化,将学风和教风提升到更高水平,培育师生高尚情怀,打造更加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记者:“北大是常为新的。”北京大学将如何优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周其凤:改革创新、开放包容是北京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把体制机制改革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努力确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办学与管理模式。在学校整体层面,成立专门班子研究学校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制定管理体制改革的明确方案。在办学体制机制方面,进一步明确界定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范围,充分发挥学者、学术组织、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在学校决策中的作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有效稳定教师队伍,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在日常管理中,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增强行政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本报记者 李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