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20日 星期一

    文论之苑

    阳光路上幸福歌

    ——简评电视连续剧《阳光路上》

    王金昌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20日   14 版)

        《阳光路上》是在联产承包经营基础上,反映农民自发创造成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故事。该剧通过农民柳春香带头成立合作社并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的事件,讴歌和展现了农民淳朴善良的品格和当代中国农村发展的画卷,同时也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创新、探索进行了多角度的反映,为在联产承包基础上农村深入改革,为新形势下破解“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文化助力。该剧体现了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适应改革发展需求,反映现实火热生活的文化大繁荣精神。

        《阳光路上》的生活背景是,2000年初,中国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梨树县诞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诞生如惊雷般受到国内各级领导及国家农业专家的高度关注,认为它为我国目前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了一条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可复制推广的金光大道。之后,在梨树县,一个个星罗棋布的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和蔓延,把分散的、孤立的农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在市场经济的摸爬滚打中,他们尽管还处于初级阶段,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但在闯荡中逐渐成熟起来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梨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继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个伟大创举,是中国农村改革开始进入第四个发展黄金期,是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的最佳途径……全国人大立法组多次来梨树县调研论证,并于2007年7月1日颁布了专为农民设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阳光路上》反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显示出来的发展活力,超越了概念化脱贫致富的叙事而直接迈进了一个大的文化主题,说了人类的生存与劳动的关系,集体劳动共同致富能根本改变农民自身的生存状态,靠集体合作建立共同小康生活的故事。 

        该剧还融合了农民通过奋斗发家致富的主旋律和农村轻喜剧两大特点,体现了新时期广大农民淳朴善良的高贵品格和不甘于贫穷、敢于追求幸福的生活态度。剧本的立意突破了当前农村题材电视剧同质化现象,迈进了一个更为生活、更贴近人心、更反映现实的艺术境地,是一部叙述当代农民为改变自身环境而走进交易市场的田园牧歌,是时代的交响曲,是生活喜剧却蕴含了里程碑式的庄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