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命名的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中,四川省绵阳市名列其中。特大地震摧毁了物质家园,绵阳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重塑灾区精神家园、帮助受灾群众重拾生活信心的强大动力。文明,成为科技城绵阳最强大的推动力。
人人都是参与者
上世纪90年代起,绵阳市委市政府便开始实施“天蓝、地绿、水清、人和”工程,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先后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两次荣获“联合国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称号。
“我要创建!”成为群众心声。3年来,绵阳95%以上的街道社区建立了市民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市注册志愿者达10多万人;两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举办比赛1000多场次,200多万人同诵千古美文,感悟文明真谛;中小学少年宫实现城乡全覆盖,达726所;20多个行业开展诚信示范点建设,评比表彰了260多个诚实守信示范单位。在去年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绵阳名列西部第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名列西部第一,全市99.3%的市民支持绵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文明成为绵阳群众的良好习惯。以“史上最牛校长叶志平”为代表的一批批思想道德模范,一批批“文明家庭”不断涌现。全市49个“三基地一窗口”陈列室作为重要载体,不断弘扬感恩文化。
创建服务于科学发展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服务灾后重建,服务科学发展。”绵阳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全域全程,将文明创建作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推动力。
如今的绵阳,总投资超过500亿元的科学新城、空气动力新城、航空新城“三新城”和长虹智能手机、攀长钢改造提升等一批大项目实施,世界500强富士康、艾默生等一批大企业入驻,4条铁路、5条高速公路和5条快速通道相继建成或加快建设。去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70亿元,正加速成为成渝经济区内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老百姓的体会更有说服力。近年来,绵阳将城乡环境治理与城市建设结合,全市新扩建城区道路480公里、防洪堤148公里、排水管道329公里,整治背街小巷51条……身边环境的变化,让百姓切实增强了幸福感。
文明在绵阳处处绽放
为什么16年来坚持不懈追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绵阳人说:因为城市文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迄今,绵阳31万名城乡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2.2万名灾区“三孤”人员救助措施全面落实;廉租住房政策受益家庭达到2.5万户,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3.8万平方米;建立覆盖市、县、乡、村的惠民帮扶体系,向困难群众发放救助和让利资金近6000万元,帮助两万多名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再就业;全市灾后重建民生项目投资达到1308亿元,占总投资的57.7%。
灾情最重的乡村必去、区位最偏远的乡村必去、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必去、问题矛盾最多的地方必去、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必去——“五个必去”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绵阳上万名干部的实际行动。
(本报记者 余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