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

    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

    文化强国亟须重建“汉字文化圈”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3日 07版)
    王岳川(北京大学教授)

        当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全人类跟着西方文化模式走,是不是人类的福音?东方文化是否可以提出自己的文化精神,努力将具有世界性意义的东方创新文化播撒为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新文化元素?在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种族主义、原教旨主义、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笼罩的世界上,中国文化是否可以散发出一种清新刚正之气以使世界增添可资选择的和睦、和谐、和平的新方案呢?曾经辉煌的汉字文化圈已名存实亡,中国能否重振汉字文化和文化中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和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东方文化的发言变得尤为重要。

        中国文化的世界化将使东西方形成“世界新秩序”,这不仅能优化全球性的资源配置,而且可以改变民族国家体制中的话语运作结构。

        中国的发展在世界文明中越重要,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话语中就越重要。中国文化不仅是东方的,而且正在成为世界的。新世纪的中国文化不再亦步亦趋地追逐西方潮流,而是“走出去”成为人类和世界的!在我看来,文化走出去是东西方之间的差异性文化的魅力对话,是可持续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是在经济全球化中传播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中国文化新精神。东西方对话,将取代西方的一元性,使人类和谐共生取代世界发展中的对立与冲突。

        东方的和平文化精神可以遏制西方的战争精神。发现东方,意味着大国文化身份重建与中国文化复兴紧密相关,同时还意味着文化提升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也是在文化守正创新中走文化强国之路,铸造赢得世界均衡发展的基本保证。

        为此,“汉字文化圈”的辐射力亟须重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