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抓到点子上
    办到心坎里

    ——山东“乡村文明行动”亮点撷英之一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8日 01版)

        从今年4月开始,一场“乡村文明行动”在齐鲁大地上启动,一幅富有现代气息的“乡村文明画卷”在山东徐徐展开。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说,“乡村文明行动”涉及到农村的方方面面,要紧紧围绕群众反映突出的村容村貌、村风民俗、生活方式、乡村道德、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大重点任务,着力提升乡村文明程度,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城里有的,咱农村也都有!”

        每天清晨,家住滨州市邹平县好生镇小高村的左成茂都要绕着村子跑上几圈,然后到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和他的老伙计喝茶、下棋、打门球。虽然小高村距离邹平县城20里远,左大爷却笑着对记者说:“城里有的,咱农村也都有!”

        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户户两层小洋楼,门前绿树成荫,老人们三五成群打着门球……分不出城里还是农村,是对邹平县乡村文明协调发展的生动概括。2005年,邹平县创建了全省第一个全国卫生县城。几年发展下来,邹平县有了环卫一体化工程,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

        今年,山东在全省农村正式启动了为期5年的“乡村文明行动”,到2015年底,70%以上的村将达到县级文明村标准。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曾是东营市广饶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真实写照。而今,“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三级联动收运生活垃圾,让广饶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彻底消失。

        位于山东东部的荣成市,按照“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的独特思路,实施垃圾处理、河道流域治理、植树造林绿化、污染治理和饮水安全5项工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俺这个文明信用户可值钱哩”

        烟台人太“恣”了,“恣”得让人羡慕。

        烟台人的“恣”,不是顿顿吃大餐,不是口袋里有钱,而是有丰富的精神食粮,有多彩的文化生活,有业已形成的洁净、德孝、互助、学习、和美之风。

        “恣”的不仅是烟台人。这两天,寿光市侯二村刘东强家添了大喜事:他被评上了“文明信用户”。今年6月份,他将老人接到了宽敞的北屋,这一孝举在文明信用户的评选中,打动了评委。

        这个听上去不那么响亮的称号,在寿光农村竞争却很激烈。“只要评上了文明信用户,到农商行贷款,利率比一般人少10个百分点,还能优先获得贷款。”刘东强向记者介绍。村支书刘玉萍说:“事情虽小,评委们都很认可。在全村121户中,能当选的只有包括刘东强在内的23户。”

        “乡村文明行动”不仅注重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当前,全省各地通过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评选以及“道德评议”、“身边好人好事”等活动,大力倡导树农村文明新风,建立完善乡村道德体系,使其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瞧瞧咱农村的“非物质富裕”

        “文化广场好气派,腰鼓秧歌舞起来,太极、健身、卡拉OK,村民个个乐开怀。”

        11月14日,在泰山脚下的新泰市青云街道南公东村,65岁的老书记王立忠谈到高兴处,向记者现场表演了自编的快板。他说:“村里的文体活动有三个特点,常年坚持、内容丰富、群众参与。老百姓有一个好的文化素养,这不就是‘非物质富裕’吗?”

        到农家大院“种”文化,让“乡土文化”活起来,是昌邑市“乡村文明行动”的特色之笔。他们评选和奖励民间文化能人,培养基层文化队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通过开展“唱响昌邑”电视大奖赛、“京剧票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基层文艺组织从“配角”变成“主角”,让群众从观众变成演员。辛一社区的星光剧团还走出国门,参加了在韩国举办的假面艺术节,叫响了群众文艺社团品牌。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说:“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乡村文明行动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此,山东加快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基层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等一系列文化惠农工程的建设,农村有了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文化渠道和致富信息,“文化大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许多基层干部说,“乡村文明行动”真是抓到了点子上,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特约记者 李志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