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03日 星期四

    为改革留影 为改变沉思

    刘晔原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03日   14 版)

        “下海”是90年代最潮的词汇,放下机关、国营单位的铁饭碗到商海里去放手一搏,在九十年代是有志者追逐的潮流。这些敢于行动的时代先锋在商海中几番搏击、呛水、坚持之后成长起来,最终成为叱咤风云的大企业家或中小私营企业主。这个过程和今天千军万马投考公务员的现实形成巨大反差。电视剧《下海》恰到好处地带领观众回顾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是一部为改革历史留影,为改变观念而沉思的电视剧。

        商品经济在今天已经是不需要解释的自然词汇,但是,我们怎样在30年之后重新接受它,理解它,运用它;而它是怎样由完全的陌生、隔膜到深入人心,由粗放使用到理性运用,这本是一个社会学的问题,一个思想史的问题。但是,艺术比历史更丰富!电视剧《下海》以一家四兄妹曲折奔向改革开放的窗口——广东经商的故事,形象地展现出这段从“被下海”到“真下海”的过程,让人回味不止。

        剧中的主人公周芸夫妇,本都在稳定的国营工厂工作,生活平静而自足。但是就在改革中由于她被单位任命为副主任,主持让两位同事下岗的过程,她,一个连年优秀的会计被无记名投票决定,下岗了。这还不算,还受组织“委派”去广东去开窗口,赚了钱,合同就废了,钱要交公,还要检讨。因为你是单位人,不能比别人强太多。但是,受过“海潮”浸染的她,终于看清了旧体制的不合理,于是她毅然交了钱,走了人,真刀真枪地下广东了。在失败中再失败,在失败中再坚持,在坚持中增长着智慧,增长着能力和勇气,终于破茧成蝶,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企业家。电视剧中的周芸和她的丈夫、姐妹的经历,让我们感到就是身边的邻居和亲戚的经历,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我国经济形态、管理模式的变化,看到人的观念的扩散性的巨变。

        韦伯在他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曾说,基督教由传统转向世俗,接受了商业行为,也约束信仰者的商业行为。经商、盈利成为正常行为,合理化,但不是目的化。最终目的,还是拯救人的灵魂。但中国不同,失去了约束的相当一些人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喝了污泥浊水,于是社会上欺骗产生了,信任没有了,周芸夫妻反目了,家庭解体了。妹夫心理贫瘠了,友情淡漠了,除了钱,别的都是虚的了。用剧中小妹夫李林的话来说:这地方太现实了,只要挣到钱干什么都行。来不及在道德和法律中完善的市场经济,让老实经营的大哥陷入了欠工人工资遭到毒打的境地,为了还工人的钱,要卖掉设备,而明明知道对方有难的合作方却趁火打劫。这些情节,让人们一方面看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财富的增加,生活的改善,观念的更新,但也让人看到了道德和法律生根的艰难和时代发展中产生的弊病,而这种交错却是实实在在的历程,是真实的脚印。

        如果仅仅是在歌颂改革或是只说“下海”的艰辛,都会消解它沉思的力量,我们在改革开放30年后,需要的不仅仅是苦情和热情,反思才是力量之所在。电视剧平静地把大哥这样一个从保守到开放,开放却又有道德底线的高素质公民呈现了出来。钱要挣,但“第一不能损害国家,第二不能坑害他人”,与他对比的则是专门炒地皮的旷大成和二妹夫,他们终于投机失败。人的素质成为十年成功与否的标志,电视剧在此完成了它对改革开放的回顾和思考,让观众嬉笑、唏嘘、感叹!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阐述:法是深入人心的精神,而不仅是纸上的条文。失去了道德规则的社会,只剩下权力和金钱,个人经营再精明也不能长久,社会经济再发展也不能使民族复兴!电视剧《下海》以小见大,给了观众这样的启示,这就够了。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