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经济学究竟是严密自然科学还是行为科学

    ——罗森伯格经济学哲学思想解读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21日 11版)

        经济学是一门具有争议的学科。A·罗森伯格始终执著于一个问题:经济学理论是否能像物理学、生物学、行为学一样得到充分理解和评价。罗森伯格认为,经济学理论是一个概念上内在一致,而且服从因果律的全称命题体系,与任何一门严密自然科学相比毫不逊色,经济学理论与典型自然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保持一致的。

        令人遗憾的是,自然科学发展在经验上的进步与预测力与日俱增,而经济学家的经验预测依然没有表现出系统的提高。罗森伯格把经济预测的失败归咎于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共有的特征,那就是对信念、行动和欲望的意向性解释框架的承诺,即信念、行动、欲望(Belief、Action、Desire,BAD)意向性解释模式。这一解释框架是经济学解释和其他社会科学解释的基础,罗森伯格认为,经济学当前认知困境的最终根源是对BAD解释模式的承诺,BAD解释模式又具有内在的局限性:回归或循环困境;理由并不等于真正的原因;人们合适的行动的“定律”具有不充分决定性;有关意向性的术语带有常识心理学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可以合理地解释:为什么经济学没有如自然科学那样具有系统的预测力和说服力的提高,没有像经验科学所体现的那样与经验现象有更多的联系。

        同时,脑科学的研究又表明,“物理主义还原论”是不成功的,对行动的识别无法还原成神经的物理过程,在解释行为的表征的努力上看,也无法利用可识别的“自然类”术语来描述在自然临界点上无法分类的行为状态。

        然而,我们没有一个更好的解释模式能够代替现今的“意向性”解释框架,用来更合理地说明微观经济学中甚至社会科学中的个体行为。这样看来,经济学就不属于严密自然科学了。那么经济学究竟是什么?罗森伯格给出了两个可能的解答,一是属于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二是契约式政治哲学的一个分支。

        《经济评论》2011年第5期  陈群、桂起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