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经济观察

    推进国际金融稳定与中国金融改革

    作者:戴相龙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21日 11版)
    全球金融格局演变史 图/CFP

        1929年—1933年,美国发生严重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大萧条。后来,不同经济学流派对大萧条成因有不同的解释,比如,凯恩斯强调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导致总供给严重大于总需求,米尔顿·弗里德曼强调货币供给的收缩。综合各种经济学派的观点,大萧条成因主要有三条:首先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矛盾的加剧和爆发。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崇拜和推行自由市场经济,导致一段时期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工业品大大丰富。但由于资本家追求利润而压低工资水平,导致工人收入只能缓慢上升,社会购买力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引发了经济危机。其次,生产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实行了收紧的货币政策,导致世界范围内的通货紧缩。最后,金本位制导致货币紧缩,并将金融危机扩展到全球主要国家。

        最终,是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逐步脱离大萧条。1928年当选的胡佛总统,在任期间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将美国经济推向深渊。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呼吁国民增强信心,采纳凯恩斯理论和策略,推行“罗斯福新政”。新政的核心是通过国家力量干预市场,通过市场行为调节经济。主要措施是增加政府开支,为失业者创造就业机会,为民众提供充分的福利保障。新政取消金本位制,制定了《银行救助法令》、《联邦证券法》、《1933年银行法》,对银行证券业务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经过几年的努力,美国经济终于恢复增长。

        时隔70多年,2007年4月,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2008年9月,“金融海啸”爆发。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地美和房利美被政府接管。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一个破产,一个被合并,三个改为银行控股公司。2009年,美国经济衰退2.6%。美国金融危机迅速传导到欧洲,世界经济衰退0.6%。

        美国及许多国家的政府和经济学家对美国发生“金融海啸”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但对下列解释基本有共识:

        一是货币政策失当。美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这推动了全国负债消费,特别是民众对房地产的过度负债消费。后来的利率下调,造成房地产贷款的损失,使银行出现巨额坏账,引发金融危机。

        二是金融监管缺失。面对房地产贷款的大量增加,投资银行大量发行以房地产贷款抵押的债券,有的投资银行则对这种债券发行进行担保。最初一美元的贷款,可以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因此,美国政府批评华尔街的“贪婪”引发了金融危机。

        三是美国政府引导全民过度负债消费。

        我赞同上面的分析,但我认为美国这次发生金融危机还有更深刻的货币制度原因,即美元既是美国本币,又是居垄断地位的国际储备货币。这种货币制度促使美国政府和华尔街精英在决策中犯了错误。

        面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20国集团普遍扩大财政赤字,降低利息,扩大货币供应,使全球经济停止衰退。2010年,美国扩大了出口,中国扩大消费,世界经济结构不平衡有所改善。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工作也有起步。接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发达国家成立了金融论坛,研究推进金融稳定。1999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推出了《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inancial Sector Assessment Program),从几个方面描述了金融稳定的概念,并提出一系列量化指标。在反思金融危机的基础上,主要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推进本国的金融改革进程。

        2010年7月15日,美国参议院继众议院之后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同年9月7日,欧洲议会也通过了《泛欧金融监管改革法案》;9月的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和监管当局会议把商业银行核心资本的标准提高了一倍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开始提高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基金的份额。

        20国集团几次会议都提出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特别是要推进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但这方面的改革尚未起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现实可行的方案是推进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建立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日元、英镑组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同时,将人民币列入特别提款权(SDR),逐步发挥SDR作用,这项改革只能逐步进行。美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流向全球;反之,美国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又有大量美元回流美国,如此必然导致全球震荡,这也是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货币根源。为应对这种风险,各国加大外汇储备。2010年底全球外汇储备8万多亿美元,比1997年增加一倍多。2010年各国公布币种的4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中,美元仍占60%以上。美元仍将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但是美国应受国际约束,将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占经济总量的比例逐步下降,至少应下降到全球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否则,美元地位会进一步下降。

        欧元区有17个国家,各个国家经济规模差别很大,德国、法国、意大利经济总量占欧元区的三分之二,希腊仅占2.2%。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一些规模较小的国家发生主权债务危机并不奇怪,现在会发生,以后还会发生。欧元区主要国家经济发展尚好,加之已经建立救助机制,欧元区有能力排除在有些国家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欧元区经济发展较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社会福利政策超过国家承受力。欧元已经稳定存在,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例正在上升。贬低欧元,甚至说欧元会退出,这是毫无道理的。

        欧元之父蒙代尔提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国际货币多元化,即建立由美元、欧元和亚洲某种货币为主组成的国际货币体系。蒙代尔提到的“亚洲某种货币”,可能是指今后有可能产生的“亚元”。亚洲不同于欧洲,“亚元”成立十分遥远。人民币和日元可同时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组成部分。

        1929年—1933年出现大萧条,由于中国没有实行金本位制,没有受到“大萧条”的冲击,反而获得很大发展。2008年美国出现“金融海啸”,由于中国资本项目未开放,人民币没有成为国际货币,也避免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相反,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进一步强大。今后,全球还会出现严重金融危机,中国还能继续避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吗?我看是不可能的。现在,中国已与世界经济发展联成一体。今后世界上发生严重金融危机,都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中国。因此,今后中国金融改革,要立足本国,面向全球金融市场,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在处理国际重大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建立对严重金融危机的预警机制,提高应对能力。

        (作者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本文节选自作者为《金融之王》中译本所作的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