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杨善洲》感动了无数老百姓,震撼了广大党员,也警示了许多领导干部。它不是好人好事的报道,不是党课教材,也不是为献礼的应景之作,而是一部真实描画先进人物生活,走进先进人物内心,传达先进人物精神面貌的真诚之作。
影片的创作者们心怀感动与崇敬,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紧扣杨善洲一心为民的精神,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提炼成一位老人和一座大山、一片森林的单纯故事。没有大起大落跌宕曲折的情节,没有冲击感官的形式,也没有绚丽的色彩,如此朴素平实充满着泥土气息的生活故事,恰恰吻合杨善洲这个“农民书记”的性格气质。拄着木棍行走在大山、田间的杨善洲的艺术形象,自然而然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李雪健出神入化的表演更进一步打通了英模人物与观众对话的通道。本真的原生态式的故事为刻画真实的先进人物,提供了运用低视角书写高境界的鲜活创作经验。
影片巧妙地选择“水”为情节的切入点和叙述动力。前半部以抗旱和打造滇西粮仓为中心事件。杨善洲主持抗旱会议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准也无权动用一瓢水”;为抢水两个县长互不相让,杨善洲当即让两个县长“互换一下”,平息了一场即将爆发的群众械斗;面临严重的旱情杨善洲果断决定开闸放水“我承担责任”;杨书记到田间到实验基地,亲赴抗旱第一线……一个有魄力有智慧,敢于担当,给群众办实事的杨书记树立起来了。
影片下半部情真意切地描写杨善洲退休后回到家乡大亮山植树造林的艰辛与作为。他执意种树不仅出于对家乡的感恩,更是他亲历旱灾,太懂得“粮食生产,水是命脉,水土保持,树是根本”。叙事借助“水”,构建情节的逻辑关系,顺理成章地表现出,杨善洲从操劳一方水土的父母官成为踏遍荒山植树造林的心理逻辑。影片令人信服地回答了英模人物先进行为的思想动机。杨善洲体现的思想力量,不空洞,不概念。真实彰显出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杨善洲的所思所想呼应了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潮流。
杨善洲看到孩子们没有老师不能读书,就亲自宴请各路“神仙”,解决代课老师转正问题;他体恤十几年跟他上山的乡亲们,让其下山探亲,工资照发;甚至走了一次后门,调周波去县林业局以解决他的婚姻难题……一个个生动的细节凸显出杨善洲对民众的关怀。杨善洲上有老母,家有妻、女,他也是血肉之躯,影片在描绘亲情关系中再一次揭示出他的精神亮点。
影片纯朴、沉稳的叙事风格中灌注着时代激情和对高尚情操的赞美。那一碗经过一双双手传递给杨书记的水正是老百姓对杨善洲的褒奖和爱戴,“一碗水”也昭示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寓意。杨善洲将林场无偿捐献给国家后,他拖着年迈的身体,抚摸着已然参天的大树,深情地说:“你们都长大了,我老了,你们都是我的好孩子,我会时常来看望你们”。此刻,胸怀博大,一生清廉,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杨善洲的人生追求、精神力量凝结成一幅天人合一的美景。
《杨善洲》在物欲横流,回避崇高,情感缺失的今天,有着非同一般的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