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1日 星期三

    英模题材与情感叙事

    作者:黎 煜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1日 14版)

        将笔墨着力于主人公的凡人之情上,他有情、懂情、重情。乡情、亲情、党情,便是影片《杨善洲》凡人叙事的出发点。

        乡情绵绵。影片以乡情包容着杨善洲所有行为的合理性。杨善洲首先是一个具有浓厚乡情的农民,其次才是一个地方官。他的价值不是在他担任保山地委书记期间得到体现的,而是在他离开领导岗位,回到偏远的家乡之后得到体现的。作为被大亮山养育的一位农民,他立志用晚年余辉报效家乡,上山植树造林,改变荒山缺水的生态现状。他既被喊作“书记”,又被唤作“老倌”(当地语“老乡”的意思)。这些称谓让他在“官”、“民”身份之间游走。一条辅线让乡情平添风采。影片最初一个段落是杨善洲在大亮山上偶遇“老倌”挑水。老倌对着荒山有感而发:“有的干部啊,白吃国家公粮了。”杨善洲附议:“是啊,不给老百姓办实事,可不就是白吃公粮吗?”这句回话被李雪健演绎得令人叫绝,表现出农民杨善洲对书记杨善洲自谦式的嘲讽,以及他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深层反思。在杨善洲临终前,“老倌”挑来两桶大亮山的水,送到医院,激动万分地说:“老书记,你没有白吃国家的公粮。”这句切中肯綮的结论为影片叙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杨善洲与家乡的鱼水深情通过“老倌”的评价得到了真实展现。

        亲情戚戚。在家国情怀难两全的传统英雄叙事下,杨善洲的亲情带着先天的悲戚色彩。对于老母亲,他没能侍奉左右,尽乌鸟反哺之情。对于妻子,他没有尽丈夫之责。几十年来聚少离多,妻子默默承担家庭重担。好不容易花甲之年盼来告老还乡,他还要上山造林,宿营野外。对于女儿,他铁石心肠,没有利用职权顺手解决女儿的两地分居问题。更绝情的是,当女儿知道他解决了70个民办教师转正指标后,拿着还差最后一个公章的审批表,哭泣着请他帮忙获取转正指标,他居然拒绝了。杨善洲无情吗?当我们看到他在老母亲仙去时的悲凉,他临终前对妻子的愧疚,尤其看到他无言以对女儿的复杂心情,我们很难作出这样的回答。

        党情深厚。作为地委书记,杨善洲是党的化身。他在耄耋之年离开林场,令家人将其骨灰分作三份,一份埋在革命的始点,一份埋在革命的终点(大亮山雪松下),一份与妻子合葬。骨灰是他肉体的另一种存放方式,意味着他将三分之二的精力与生命奉献给了事业,并且将在死后继续下去。当女儿请他托人在民办教师转正申请表上盖章时,她的失声痛哭将情绪推至高潮。照英模题材的惯式,此时英雄人物势必开口说出以理服人的高调话语,但杨善洲却跳离了这一期待模式,只喃喃地、无奈地说:“这个章不能盖”,“公是公,私是私嘛”。大道无言。坚持原则,不讲情面,不唱高调,杨善洲的朴实作风有别于概念英雄,让人感到亲切。

        绵绵乡情、戚戚亲情、浓浓党情,让英模杨善洲具有凡人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