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电影,《杨善洲》尝试突破罗列先进事迹、点缀小情小趣的英模片模式,不仅生动再现了这位英模人物最后20多年人生的动人细节,一心为民的点点滴滴,而且在相对凝练的主题叙事中,以事写情,以情写人,从而收到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从表面看,影片的片断化叙事特征比较明显,但细看下来,我们会发现影片中有三个结构化的主题叙事。一是上下级关系主题,主要以杨善洲和周波的故事体现;二是家庭主题,主要表现杨善洲和二女儿的故事;三是干群关系主题,浓缩在杨善洲和挑水老倌的关系上。
先说杨善洲和周波的故事。小周积极响应杨书记号召上山种树,后来成为骨干。山上太艰苦,小周谈了六年的未婚妻娶不到手,情绪低落。杨善洲在“酒会”上突然宣布小周要结婚,并道出帮小周调到县林业局的原委。这个“意外”不光让小周泪洒当场,观众也深受感动:杨善洲都是为解决群众的重大难题才“走后门”。这场戏同杨善洲召集有关干部为民办教师转正求情形成呼应,并同拒绝为女儿走后门构成强烈对比,有力刻画了杨善洲有情有义、情义分明的个性。尤其整个故事的高潮是杨善洲在全体队员面前向周波交班,面对巍巍青山五星红旗,当杨善洲宣布把盈利还给百姓,林场交给国家的时候,当年的荒山秃岭和穷困艰辛便在无形的对比中让我们热泪盈眶。
杨善洲和二女儿的故事也是情义两条线,一条写杨善洲大义当先,一再拒绝为二女儿“农转非”和调动工作走后门,二女儿对父亲非常不满。另一条写杨善洲对二女儿的关爱,细节是他为二女儿结婚买的那对绸被面。这对绸被面是供销社最贵的被面,由此可见二女儿在父亲心上的分量,结果女儿拒绝接受,杨善洲发现后伤心带回家交给老伴儿收好。直到20多年后,二女儿看望病重的父亲,母亲又拿出这对绸被面当做新婚礼物送给他们。父亲说,这在当年是最好的。二女儿含泪说,现在也是最好的。这个情感高潮为杨善洲的亲情叙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影片表现杨善洲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的戏比较多,也比较细碎,但我们仍能发现一个结构性的设计。它集中体现在杨善洲和挑水老倌的叙事。其结构虽然简单,着墨不多,但生成情感的力度却是最强的。杨善洲正勘查荒山,数遍大山八十小山一百七十二,路遇老倌挑着一担“水礼”赶路。老倌挑明山荒岭秃是人祸,并愤愤地说,有的干部啊,白吃国家公粮了!不久,杨善洲退休回乡号召上山种树,众乡亲还在迟疑,挑水老倌第一个站出来响应,因为当他认出杨书记时就坚信他一定会为百姓谋福利。影片结尾,在看望杨善洲的百姓中间,挑水老倌来了,并带来多亏杨书记的政绩家乡才没受旱灾影响的好消息。那一句“你没白吃国家的公粮”,那一碗清澈的“水礼”把人民群众对杨善洲的深厚感情推到极致。
其实,《杨善洲》的艺术价值并不止于主旋律电影或英模片,即使对于艺术电影或常规商业电影来说,其创作经验亦值得研究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