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2日 星期五

    延安行,不虚此行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2日 05版)
    辛忠在田间采访。

        在枣园革命旧址,伟人们的窑洞故居依然保存完好。外壁的破旧和室内的简陋,透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在杨家岭,在中共七大召开的会议礼堂里徘徊,耳边仿佛还回响着确立毛泽东思想时传出的潮水般的掌声;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回顾了延安时期中国革命发展壮大走向胜利的曲折过程;在延安新闻纪念馆,新闻事业诞生发展并为革命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壮丽“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延安曾为全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过卓越贡献,老区人民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过巨大牺牲。党和国家也没有忘记老区,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陆续落实,退耕还林、教育免费、社会保障、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老区的面貌变美了,百姓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延安吴起县在开发当地石油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已经开始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大力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建设项目一个个落实,群众住上了新房,喝上了自来水,上学不愁了,看病不难了;退耕还林更是改变着黄土高坡千百年来黄土飞扬、水土流失的面貌,一座座青山连绵不绝。在山上看去,一座座石油钻井台、一排排整齐的窑洞新房、一条条平坦的柏油路,蔚为壮观。革命老区已不再是几十年前的旧模样,到处都充溢着生机,洋溢着希望。

        延安行,不虚此行。

        (光明网记者 辛 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