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韦建桦: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史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变迁史的重要篇章,是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实现彻底变革,从传统形态向现代科学形态转变的关键环节。从20世纪初到现在,中国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翻译家肩负使命,殚精竭虑,勤奋耕耘,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学说逐步介绍给中国人民。如果没有准确的翻译,十月革命炮声送来的科学真理就不可能为中国人民所认识和掌握。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经典文本的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原著从欧洲语言向中国语言的转换。这项工程艰巨复杂,它不仅要求编译工作者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百科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而且要求他们具有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思想境界和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近百年来,特别是我们党成立以来,中国形成了这样一个肩负历史重任而又默默无闻的经典著作翻译和研究群体,正是他们用生命诠释了革命者的普罗米修斯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不仅属于历史,而且属于现实和未来。
●中央编译局原常务副局长顾锦屏:
《思想的历程》既是对几代马列著作编译工作者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所作贡献的肯定和褒扬,也是对今天仍从事这一崇高事业的广大编译工作者的激励和鞭策。我看后深受感动。我在编译局工作已经60年了。我亲眼目睹了编译局几代人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默默奉献的动人情景,他们为这一崇高事业献出了青春年华,付出了毕生精力,甚至献出了生命。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矢志不移地献身于这一事业?是信仰的力量!他们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认定编译马列经典、传播科学真理是神圣事业。是什么精神保证他们能高质量地做好马列著作的编译工作?是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是严密的科学体系,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必须有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内容博大精深,要翻译好这些著作,既要发挥每一个译者的聪明才智,还要依靠集体智慧,发扬团体精神,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把马列著作编译工作做得更好!
●北京大学教授赵家祥: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我对中央编译局和几代从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工作的专家和学者,充满感谢之心、感激之情、崇敬之意。中央编译局编译的马列经典著作的中文版,我觉得可以用六个“越来越”进行概括,就是编译的马列著作品种越来越多,选集和文集篇目的选定越来越恰当,翻译越来越准确,文字表达越来越简洁,相关注释越来越精到,版面的装订越来越精致,这些成绩都是中央编译局有关专家和学者通过辛勤劳动取得的,功不可没。
●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
《思想的历程》以恢宏的气势和细致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运用并赢得胜利的伟大历程,完整地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家群体近百年来奋斗不息、传播真理的杰出贡献。《思想的历程》以及《光明日报》的系列报道,真实地反映了这种精神,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是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作为经典著作编译工作者的一员,我要和我的同事们一起继续保持和发扬我们这支队伍的宝贵精神,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不断地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