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08日 星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大众化呼唤更多精品力作

    《 光明日报 》( 2011年08月08日   12 版)

        ●黑龙江电视台副台长刘宁:

        《思想的历程》在黑龙江电视台播出之后,在观众当中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反响,最直接的就是让观众了解了一段历史,熟悉了一群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百年的传播史故事很多,需要展示的也非常多,今后我们还要以更加科学的态度继续挖掘和研究,争取创作出更好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更优秀的电视作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庄福龄:

        《思想的历程》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史,梳理浓缩成了一部八个专题的文献片,把读者带回了历史的岁月,重点突出而又系统完整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史和传播史。这部文献片和当前《马列经典著作选编》等著作很好地起到相互配合、彼此补充的作用。利用电视片这一形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发挥作用,这是一项艰难而极有意义的工作。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

        《思想的历程》之所以堪称力作,原因如下:一是选题重大。这部片子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诗般的历程,极具文献价值和教育意义。二是视角独特。描写党的光荣历史,题材体裁很多,但从翻译角度来写,该片是别开生面的第一家。三是结构合理。八集完整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硕成果,真实地记录了那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者的光辉业迹;四是“情节感人”。摄制组不辞辛苦,奔赴六七个国家实地采访,遴选生动感人的故事纳入片中,感人至深,可钦可佩。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树发:

        《思想的历程》看后给我留下的一个强烈印象是,它不只是向观众讲述了中央编译局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它从事马列著作编译的历史,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还向我们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和中国革命发展史。它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的历史这一特殊角度,具体、生动、系统地向我们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程。这是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央编译局等单位向全党、全国人民献上的一份厚礼。这个电视片也给我们许多新的启发,能够引起我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度思考。

        ●北京大学教授王东:

        《思想的历程》这部片子,具有四大特色:一是主题鲜明。它抓住了中国共产党90年奋斗历程中一以贯之的一条红线,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是史料丰富。该片荟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的许多档案材料,再现了马克思主义百年传播史的历史情境。三是影像生动。该片用生动鲜活的影像资料,为马克思主义树立了历史丰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树立了历史丰碑,为一代又一代马列著作翻译家树立了历史丰碑,为中央编译局的英雄群体树立了历史丰碑。四是引人入胜。这部片子不同于一般政论片、纪录片,它把历史性与时代性、学术性与思想性、真实性与艺术性,有机地融为一体。可以说,达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