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31日 星期日

    书法的本质是不是艺术?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31日   05 版)

        中国书法是不是艺术?本来是一个定论的事,近日却因一部书的出版,引起争论。这部书叫《守望中国书法》,作者钟家鼎是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专业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历史、文物考古及书法的教学和研究。他的这部新著力图使人们正确解读中国书法的本来面目及其价值所在。书的核心观点是“中国书法的本质不是艺术”。作者认为:“文字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学习文字的过程中,认字、写字是不可分开的,书法是作为文化来学习、来训练的。书法的本质是文化的,而不是艺术的,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是如此认识。只是到‘西学东渐’后,西方强势文化逐步渗透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才有人将书法列入艺术范畴。”

        在《守望中国书法》首发式暨座谈会上,各位参会者就这部书的观点及中国书法现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以书法为艺术,

        岂非无视书法传统?

        贵州大学常务副校长封孝伦说:“中国书法的学习、品评、鉴藏等方面都承载着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和认知标准。学习中国书法必须回归中国的文化传统。本书提出的中国书法的本质是写字,中国书法愈艺术化离书法愈远,中国书法的本质不是艺术而包容艺术的观点都是很新颖的。”

        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在发言中肯定了钟家鼎教授提出的中国书法的本质不是艺术的基本观点,指出“‘书法’应归于传统文化中的‘六艺’之‘书艺’,当然也包含有现代文化中‘艺术’的因素。但用现代文化中‘艺术’的概念去阐发中国传统的‘书法’,将会模糊中国书法的原本功能,造成本末颠倒,乃至丢失中国传统‘书艺’的丰富内涵和根本精神。”

        贵州大学教授王晓卫支持中国书法的本质不是艺术的观点,他说:“中国的书法传统,应是重道重意,追求风神骨气与势力惊绝,皆为形而上者。书道内涵丰厚,岂艺术一词所可包容!就中国古代语言习惯而言,艺术一词,本泛指各种技术技能,以书法为艺术,岂非无视书法传统?”

        草书很有美感,

        难道不是艺术?

        中国书协学术委员王世征说:“我不赞同作者的观点。书法不是个简单的艺术,书法有其实用性,也有艺术质。在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草书’、‘唐草’,他们很有美感,很有表达性,难道就不是艺术了吗?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书法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他的语言是线条是美感,能够给人们带来美感的东西难道不是艺术吗?”

        当代书坛展开批评

        值得肯定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首先肯定《守望中国书法》一书所提出的坚持中国书法的传统、坚持中国书法的人文精神,以及敢于对当代书坛展开批评的立场,同时提出了中国书法的出路是否仅靠回归传统能够实现等问题,希望作者做更深入的研究。

        清华大学教授蔡曙山指出:“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核心,在振兴民族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现在提出保卫汉字是适当的时候。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在讨论书法是不是艺术的问题时,一定要先搞清楚文字与书法两者的关系,否则难以作出深入的讨论。”

        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陈鹤良认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守望中国书法》一书的这些观点虽然系作者个人的看法,但是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深入研究中国书法文化,应该是积极和有益的,是值得讨论和肯定的。”

        《守望中国书法》一书的观点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同,阅读此书一定会引起人们对中国书法本质及发展变化产生兴趣。

         本报记者 谭 华 

        《守望中国书法》  钟家鼎著 海南出版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