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31日 星期日

    人生中的一本书·红色经典阅读征文

    焦裕禄是我人生的榜样

    薛鑫良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31日   05 版)

        1966年2月,我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今中央财经大学)因病休学期间,从广播里听到了穆青等人采写的通讯报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顿时心潮澎湃,又感到意犹未尽。同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文集《伟大的战士——焦裕禄》,全书共约13万字。我排队买了一本,并反复看了好几遍,深感焦裕禄真是“说得到,做得到,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立功劳”的好党员、好书记、好公仆。尤其是他关于“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等言论和一系列以身作则的行动,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1968年12月至1992年3月,我在陕西省延安地区(今延安市)工作和生活23年。其间,我于1973年7月入党,并从1984年起先后担任志丹县县委副书记、吴旗县(今吴起县)县委书记等职。这是我当年做梦也没有想到的。焦裕禄真成了我当好县委书记的榜样。这本书也成了我经常翻阅的必读之书。例如,我下乡调研时,就以“五个一”要求自己:除了与乡镇机关干部座谈以外,还要“翻山越岭走一段(几十里)路,到一个自然村,与村民开一个恳谈会,在农户家里住一个晚上,回到县委写一篇调查报告或简报”,努力做到不要“吃别人嚼过的馍”。

        1992年4月至2003年12月,我调回北京,到中共中央党校工作,担任校机关纪委副书记、校机关党委副书记等职。这本书一直是我的“座右铭”。

        2004年1月退休以来,这本书依然是我的“珍藏品”,“一心为革命,一切为人民”的焦裕禄精神依然是我的人生准则。2010年6月3日,我到河南省开封市讲课时,到兰考县瞻仰了“焦裕禄纪念园”和“焦桐”,又一次感到了灵魂的震撼和洗礼。我要求自己,离岗不离党,通过写作和宣讲,为党呼唤(党的优良传统、延安精神、焦裕禄精神),为民呼吁(保障民生、维护民权、发展民主)。

        这本书已经陪伴我45年,并将继续陪伴我到人生的终点。

        投稿信箱:gmdushu@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原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