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31日 星期日

    “蓝痴”吴元新

    ——读《蓝白人生——吴元新》

    李建东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31日   05 版)

        蓝印花布,也称苏印。它由两色相配而成,蓝白互间,相得益彰;它以简洁、明快的图案,细腻、古朴的刀法,清雅、含蓄的意境,展示了玉容天姿和独特的魅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的祖籍在苏州,从他老祖吴忠熙到他的女儿吴灵姝,已整整“六代”传人。正是吴忠熙百余年前慧眼独具,看中了长江北岸的这方热土,举家北上,迁往南通启东汇龙镇,将江南的民间手纺、手织、手染布的小巧、细腻、婉约等艺术特色,与南通地区传统的蓝印工艺相融合、吸收、演化。于是,在南通传统的蓝印花布中又添入了吴越水色和灵气。

        在中国农耕时代,蓝印花布也曾是一种时尚。出门做客,着一件蓝印花布的衣裳,显得体面;相爱了,送一方蓝印花布的手绢或头帕作信物,睹物思情;出嫁时,除了红漆堂堂的家具,最惹人喜爱的便是蓝印花布的满床铺盖,比如《状元及第》、《鲤鱼跳龙门》;被面上有《凤戏牡丹》,帐檐上有《喜鹊登梅》,腰裙上有《吉庆有余》,枕套上有《梅兰竹菊》,门帘上有《富贵满堂》,棉袄上有《长命百岁》,桌布上有《和合二仙》……每一幅图案都寄寓着普通百姓的美好理想与诚心祝愿。

        2003年,国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力度,中国国家邮政总局也为吴元新发行了一套明信片。其中4张《狮子滚绣球》、《凤戏牡丹》、《双鹤呈祥》、《富贵长寿》为吴元新蓝印花布馆内的珍藏品,另外4张《纺织图》、《十二生肖》、《彩陶影像》、《奔马图》为吴元新设计的蓝印花布壁挂。

        不仅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代表性传承人”,而且,他还先后收藏了一万多件蓝印花布印染制品,节假日几乎成了吴元新下乡抢救、保护民间传统蓝印花布的日子。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所说,他有幸结识了一位踏访各地、寻觅遗存、保存手工、活态延续的“颇具见识的传人吴元新”。

        传记作者黄步千,文笔简约、挥洒自如,在从虚构文体转型到纪实文体的炼狱中,进入另一番文体创作的新天地。《蓝白人生——吴元新》不仅语言富于地方色彩,而且在对事件的叙述中,处处浸透着凝重的历史感和鲜活的时代意象。

        《蓝白人生——吴元新》  黄步千著 民俗出版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