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万荷堂,黄永玉的寓所,六位工作人员用升降机小心翼翼合力取下两张丈二宣纸的大画,这是应中国美协之邀,黄永玉专门为建党九十周年创作的“九荷之祝”。这幅画装裱后高5.13米、宽3.97米,5月27日美协工作人员前来“收货”,随行记者有幸在展前欣赏到这幅生机勃勃的作品:疾风将宽大的荷叶、荷茎吹得倒向一边,但九朵荷花傲然展蕊、绚丽绽放,整幅画面色彩斑斓,厚重有力。
黄永玉年近九旬,仍然思路清晰,谈吐幽默。他说:“我这个老家伙一天还能干十个小时,这张画我画了十天”。画的尺幅这么大,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如何完成?拍摄的纪录片真实地再现了黄永玉创作这幅巨作时的情景,他熟练操纵着升降机,上上下下,推车,倒车,亲力亲为,不需要别人帮忙。他说:“有人帮忙可能会打扰自己的思路,我没有专门锻炼,画画时就像翻单杠、翻双杠,劳动量很大,所以我的身体很棒。”
因为年事已高,黄永玉很少参加社会活动,这次特别为建党九十周年创作了这幅作品,他说:“我们的党风风雨雨九十年,经风雨见世面,像这些荷花一样屹立不倒,九朵荷花寓意和谐社会,长长久久。”
黄永玉被称为“荷痴”,在他的绘画题材里,荷花是一个别具风格的主题,不单是缘于他画的荷花多,还在于他画的荷花独树一帜,神韵盎然。高洁清逸、临风挺立的荷花给人超凡脱俗的视觉享受。如今在北京万荷塘家中的水池里,黄永玉已经种下了来自山东、湖南、广东、北京的很多品种的荷花。黄永玉一有闲暇就去荷塘赏荷,从用心灵捕捉到用画笔描绘,仅速写就画了八千多张。荷花的千般姿态被他描摹殆尽,荷花的万种风情被他展现无遗,蕴涵了他无限的情思。时值初夏,我们没有看到绽放的荷花,但到了盛夏,黄永玉告诉我们,美不胜收。
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黄永玉推着颜料车,调色、上色,他笑称,这最少是百分之八十地再现了他的创作过程,内行人可以看看他运用色彩的“窍门”,没有固定的程式,哪种颜料适合表现就用哪种,色彩的安排黄永玉说不一定要讲道理,画画吧,他说要在讲道理之间搞点不讲道理,也要在不讲道理之间讲点道理。他经常会坐在椅子上很享受地端详面前的画作,偶尔打打小稿,然后再起身接着画。他说,投入的时候常常会忘记吃饭。对于纪录片的拍摄,黄永玉说,李可染、叶浅予等前辈没有留下太多的影像纪录,很遗憾,我要拍些东西留下来,让后辈们可以看看我是怎么画画的。
黄永玉一再强调画家就是工作者,要实实在在地创作,画画不要加上轰轰烈烈的意义,于他而言,画画简直就是一种习惯。这件“九荷之祝”摘下后,荣宝斋两张丈六的大白宣纸又高悬壁上,等着他描绘下一幅的精彩。(怡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