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实现人民利益作为自身的目标追求和历史使命。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更是秉承“人民利益至上”的理论思考和逻辑起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民利益观的内涵不断地进行丰富和发展,从而更加坚实地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及其前进方向。
是先强国还是先富民
——初创时期的艰难抉择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共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困境,要在当时的世情国情下实现人民利益,就必须对形势有准确的分析,在强国和富民中寻找利益的平衡点。应该说,强国和富民本身并不矛盾,因为国强是民富的现实保障,民富又是国强的题中之义,但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初创时期,鱼和熊掌难以兼得。到底是先争取国强,还是先争取民富?毛泽东的回答非常明确,那就是:“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那末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呢?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05页)为了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段内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果断地选择了比较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并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并在全国发动了带有群众运动和大兵团作战性质的“大跃进”运动。
的确,新中国建立初期,巩固政权和优先发展重工业要比解决人民群众的物质福利显得更为重要。而实践也证明,在这样的人民利益观指导下,我们不仅巩固了社会主义新生政权,而且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初步工业化成就,为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本的政治与经济前提。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难以长期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也对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这种情形显然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新社会就是“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22页)以及列宁强调的社会主义“就是如何使全体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列宁全集》第3卷,第571页)有较大差距。这样的状态不能不引发人们的反思,贫穷究竟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究竟体现在哪里?
要强国,更要富民
——十字路口的重大抉择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间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发展和提高的状况十分忧心,认为“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6页)。在对当时的国情民情进行反复思考后,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页)邓小平的这一论断,表明当时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仍然是实现国强民富,虽然这一目标没有变,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更强调富民,这就使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着眼点开始比较明确地从强国过渡到富民。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虽然民富并不必然会使国强,但民若不富,则国便难以强。建立在人民普遍贫穷基础上的强大只是一种假象,难以长久;只有建立在人民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人民富裕起来,邓小平大胆地探索了一条有效的实现途径,那就是实行改革开放,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相继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本质论”、“共同富裕原则”、“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等思想,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偏向,制定了一整套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伟大历史转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这段时期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经过改革,我国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遗憾的是,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社会的发展必然痛失全面与和谐,产生新的矛盾。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人们不得不再度思考:社会主义到底要如何发展?
要富民,更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
改革开放使民生取得了巨大的改善,人民富裕了。但在经济建设中还存在以物为本、以GDP为本等对经济效益片面追求的现象。这些问题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亟待提上日程,它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人民利益的最高目标。
由于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依然要靠发展,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发展。在总结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应该是全国人民都热切期盼的,也应该是我们党的正确选择。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