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01日 星期三

    现代大学管理要立足服务

    方 言 《 光明日报 》( 2011年06月01日   15 版)

        曾经有机会与欧美和香港地区的一些高校打过交道,接触了这些大学各个层次的一些管理人员。与国内高校的管理同行相比,这些管理人员给人的感觉是更亲切、更耐心、更服务。

        已经有很长时间,国内高校一再宣示要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建立现代大学管理体制”、“确立现代管理标准”。诸如此类的宣示,的确抓住了当代中国高校发展的趋势和需求,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中国大学发展的瓶颈和困境,是有真知灼见的。

        但是,何谓“一流大学”、何谓“现代管理”?在与欧美和港澳地区高校的交流中,最深刻直接的一种认识就是:现代大学管理一定要立足服务。

        这个“服务”是广义的也是广域的。

        所谓“广义”是指:大学管理的服务功能,不只是让教师学生的教学科研活动按照既定的大学规章运转自如,而且要尽量让师生围绕教学科研的生活、学习、吃穿住用等方面都得到便利和清晰的协助。

        所谓“广域”是指:大学管理的服务功能,除了要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科研、服务教学之外,也要服务社会、服务社区,服务于社会对于这所大学的了解和认知,服务于大学向公众的敞开。

        立足于服务的大学管理,是充满亲和力的,也是与大学日常实际紧密结合的管理,更是从容宽容并蕴含着胸怀气度的管理方式。

        目前国内大学的管理,就实际情况来说,服务的定位是有的,服务的态度尽管还不尽如人意却还是有的,但是在管理中时刻要保持的服务意识、在管理中要处处清醒地以教学科研为主的态度、在管理中时时处处要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制度,都还是中国大学的短板。

        要补齐这个短板,才能说中国大学有了立足于服务的管理,才能说中国大学进入了现代管理的时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