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30日 星期一

    西迁精神与大学文化创新

    作者:胡勇华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30日 16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不仅对中国经济社会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也阻断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正常进程。为避战乱,尽力保存已初步建立起来的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宝贵资源,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得以进一步延续,一些地处抗战前线的大学纷纷迁往中国西南地区。其中,武汉大学于1938年2月迁至四川乐山,与西南联大、浙江大学等大学一起构成了抗战时期大学教育的一道独特风景。

        近现代大学文化的宝库

        大学是人类精神的守望者。西迁时期的大学,正是用他们崇高的学术地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保卫和传播人们追求和平、进步的价值观,赋予社会真善美的丰富内涵,成为追求人类共同理想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也铸就了中国大学特有的“西迁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追求进步、教育报国的爱国精神。抗战爆发之初,西迁大学里的一些教授就大声疾呼,“前方将士效命疆场,后方教授当尽瘁于讲坛。”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在武大迁校乐山后立下了“痛心疾首,奋起抵抗,一腔热血,培育人才”的誓言,他认为,“愈是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刻,愈是应当想尽办法,保存中华民族的文明血脉和文化火种,以尽到中国知识分子的神圣天职。”

        在当时知识分子的眼里,大学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国家尚存,大学传授文明的使命便不能中辍。正是在这种理念下,西迁内地的大学纷纷将办好教育、培育英才作为抗战时期大学的历史责任,一方面在教学中灌输抗战与爱国的思想,同时又特别强调战争与困难时期的通识教育和人格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的能肩负起战后重建国家重任的“栋梁之材”。

        二是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自强精神。西迁的大学把中华民族自强弘毅、积极进取的精神发扬光大到了一个新阶段。西迁时期的大学办学条件极为艰苦,著名文学家钱歌川在《巴山随笔》中对武汉大学的师生生活有一段生动的描述:“教师月薪收入不够买一斗米,非举债无以为生。教师们安贫乐道,直面艰窘;学子们一心向学,苦中作乐。种菜养猪,鬻字卖画,摆摊设点,兼职代课,均系武大教授解决生计之法;茶肆喧嚣,野坟幽僻,河滩空旷,寺庙庄严,尽为武大学子静心攻读之所。物质条件稍有好转,学校就立即恢复了一度停刊的各种学术刊物,修复补充科研设备,购置图书资料,增设研究所,成立研究院,为教学和科研的开展创造出力所能及的条件,于艰难时世之中,愈发表现出刚健有为、励精图治的精神风貌和品格。”可见,在物质条件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西迁内地的大学师生以坚韧的意志、乐观的胸襟和不屈的精神坚守精神家园,坚持大学基业,书写了近现代大学教育史上令人荡气回肠的一页。

        三是兼容并包、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学术乃大学之本。西迁大学的学术风格和治学态度一直以来成为弘扬大学精神的典范。当时众多西迁高校的治教者强调,“大学唯学术是永久的事业。”王星拱校长主政期间,招揽人才不问学派,一视同仁,使不同见解、信仰的学者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同流派的学术观点均可在校园里进行交流,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调整学习方向。在西迁的大学里,学者治学之严谨,教师们对教学丝毫不敢懈怠,对学术执着追求,以至于决不敢轻易公开发表尚未成熟的思想观点。而在学生们中间,一心向学蔚然成风,至于考试作弊现象闻所未闻。在战火纷飞的环境里,西迁的大学培植了一片学术的净地,也成为当时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

        西迁精神的启示

        大学西迁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了70多年,然而那个时期的办学精神对当下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是要恪守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在于学者与学术。尊重学者就是要以人为本,促使受教育者在知识与人格方面得到最充分的完善;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良好氛围;就是要力戒行政化,为大学学者提供尽可能的宽松、宽容、宽和的环境和条件,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团结协作、和谐发展的发展环境,形成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机制体制。

        二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学风求正的发展道路。培养合格的人才永远是大学的中心任务。大学教育就是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大学教育是承认差别、尊重个性的素质拓展教育。

        三是要履行服务社会造福乡邦的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同样是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核。影响、服务、引领与改造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功能嬗变赋予大学的使命。大学首先是通过传播知识达到继承知识的目的,同时在不断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努力创造新知识。

        四是要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励精图治、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厉行节约、崇尚俭朴的思想作风,是团结友善、乐于助人、居安思危、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

        中华民族一直有着重视自己历史的传统。历史如一面铜镜,后人可透过它获致无尽的感悟和现实的启迪。大学的历史是其在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具有恒久意义的精神资源,大学精神是大学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品格特征,要在充分挖掘和提炼学校优秀历史传承和办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思想性、时代性及校园个性的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以此提升办学的软实力和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