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7日 星期二

    文化出产业 艺术出精品

    ——访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谌贻琴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7日 04版)

        问:前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上映了贵州推出的两部电视剧《绝地逢生》和《杀出绝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内各大院线又上映了贵州推出的三部电影《幸存日》、《云下的日子》、《炫舞天鹅》。这些影视作品都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是偶然现象吗?

        答:对贵州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而言,要想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竞争中占据制高点、赢得主动权,加强自身的文化传播,对内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对外扩大影响、提升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你提到的那几部电视剧和电影,都是从历史与现实的不同层面,在地域特色这个问题上做文章。要说反响强烈,我想,除了赶上全国两会这个特殊节点而外,更重要的,还是地域特色鲜明,让大家觉得贵州有看头、看了还想看。

        问:贵州加强自身的文化传播,除了影视,还在哪些方面下了工夫?

        答:首先,是贵州原生态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的挥师挺进。通过积极地挖掘、整理、传承、提升,以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苗族飞歌、布依族铜鼓十二调和苗族锦鸡舞、苗族木鼓舞、苗族芦笙舞等为代表的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保护名录,侗族大歌还跻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

        另外就是舞台领域的重点突破。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荟萃了贵州歌舞的精华,先是“风”行神州,后又远走北美、西欧、东南亚,“风”动海外。这两年我们还充分调动各级艺术院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出了话剧《天地文通》、舞剧《天禅地傩》、黔剧《大学生村官》、花灯剧《征人行》、川剧《娄山关月》等,分别入选国家举办的有关展演,并开展各地巡演。

        问: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滞后,但文化发展能呈现这么多亮点,的确可喜可贺。贵州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答:最重要的,还是解放思想。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贵州考察工作时,对贵州提出了“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明确要求。贵州各级宣传文化队伍充分认识到肩负的光荣使命,把转变观念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从三个方面来破题。一是增强实现文化崛起的自信心。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特点鲜明,魅力充足,再加上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文化与旅游互为支撑、互为促进、共享市场、共同发展的组合优势得天独厚。二是增强实现文化崛起的危机感。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占据重要位置。三是增强实现文化崛起的主动性。文化能不能加快发展,关键在人,取决于人的精神状态。我们不好跟其他地方比条件,但可以比精神状态,必须“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在苦干中办实事,靠苦干去求实效。

        问:您认为文化崛起的标志是什么?

        答:一是文化出产业,二是艺术出精品。文化出产业,解决的是文化崛起的载体、工具、手段和途径等问题。艺术出精品,解决的是文化崛起的内容问题。

        文化出产业,贵州这几年有很多突破。按照中央要求,贵州的295家经营性事业单位已有241家基本完成了转企改制任务。在此基础上,我们组建了省属的出版、演艺、广电、期刊、报业等五大集团,完成了省会城市两级京剧院团的优化整合。贵州的广播电视传输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省一张网,数字电视用户现在发展到近300万户。我们正在加紧建设的多彩贵州城、贵州文化广场等文化园区,规模在西南地区可以说数一数二。总的看来,现在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势头不错,后劲也很足,在贵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是完全可以壮大成为支柱产业的。

        最近两届由中宣部颁发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贵州有5件作品榜上有名;在全国性重大奖项的评比中,贵州做到了“不缺席、不缺奖”。

        问:实现文化崛起,贵州有哪些举措?

        答:一是强力搭建平台。我们坚持不懈地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多彩贵州”群众文化活动。这项活动已连续开展7届。每届大赛,从基层选拔到最后决赛,要历时半年。过去名不见经传的优秀人才和作品,得以崭露头角,并由此走向全国和世界。

        二是大胆改革创新。比如,为充分弘扬“多彩贵州”这一文化品牌,我们成立了专门机构,加强品牌保护,成功注册了460项“多彩贵州”商标专有权,使“多彩贵州”成为国内率先实行商标全面注册的省级文化品牌。

        三是热捧名家、名角。苗族歌手阿幼朵原来“漂”在北京,歌唱大赛使她展露了才华,我们让她担纲《多彩贵州风》的主角。青年作家欧阳黔森成功地将《雄关漫道》、《绝地逢生》两部电视剧搬上荧屏,省委宣传部为他专门召开作品研讨会。

        问:“十一五”时期,贵州文化发展取得了非凡成就。“十二五”期间,贵州文化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答:“十一五”时期贵州文化发展的态势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地区,文化应当而且可以率先实现跨越发展。今年两会期间,李长春同志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倾注了对贵州的关爱,重点对“十二五”期间贵州的文化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述,为未来5年和今后更长一个时期贵州的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使贵州宣传文化战线的同志们备受鼓舞、备感振奋。“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按照省委书记栗战书同志的要求,进一步深入研究、挖掘、塑造特点鲜明、影响突出的贵州文化,打造全新的贵州“文化灵魂”。我们将重点实施“六个一批”工程:一是要上市一批骨干文化企业;二是要建成一批大型文化“固体物”;三是要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四是要培养一批文化尖子人才;五是要培育一批文化中介机构;六是要搭建一批文化投融资平台。    (本报记者 柳 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