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7日 星期二

    时传祥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7日 04版)

        据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 时传祥,1915年9月20日出生于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15岁的时传祥逃荒到北京,受生活所迫当了一名掏粪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他在粪霸的压迫与欺凌下,掏粪工一干就是20年。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当家做主,1952年时传祥加入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北京市人民政府为了体现对清洁工人劳动的尊重,不仅规定他们的工资高于别的行业,而且想办法减轻掏粪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运输工具。新中国给了他做人的尊严,时传祥感到了尊重与平等,对党充满感激。他竭尽全力带领环卫工人为市民服务,提出“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口号。在那些年里,他几乎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有时间就到处走走看看,问问闻闻。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

        他合理计算工时,挖掘潜力,把过去7个人一班的大班,改为5个人一班的小班,带领全班由过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则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粪背粪达5吨。他用一颗朴实的心记住了一个道理:掏粪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

        1955年,时传祥被评为清洁工人先进生产者,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1959年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尤其是1959年,时传祥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10月26日,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握着他的手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时传祥激动地表示:“我要永远听党的话,当一辈子掏粪工。”从此,时传祥工作更加勤奋努力,更加热爱本职工作。

        1975年5月19日,时传祥在北京病逝,终年60岁。

        链 接

        ■时传祥纪念馆

        纪念馆坐落在山东齐河县县城(晏城)。建筑以八角形平面布局,寓意四面八方,象征“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采用山东民居形式,硬山对称,灰瓦白墙,表达时传祥朴素的人生;基座四面,三层跌落花池,含义为四季和十二个月,体现时传祥勇敢正直、勤劳无私的人品。 (本报记者 王海磬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