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文化节(Hi Seoul Festival),如同韩流的兴起一样,是韩国文化的新符号。
在2003年,首尔市政府设定每年举办一届文化节,从此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包装运动。8年来,对于首尔市政府来说,最大的苦恼是:“怎样将文化节办成国际性的庆典?”
于是,他们将牢牢抓住市民庆典和文化庆典,这两点作为首尔文化节的基本定位,企望展示出有着600年历史名城——首尔的悠久历史和缤纷多彩的文化,并逐渐发展成为全世界共享的文化盛会。
在第八届首尔文化节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除了市民喜悦地参与全城的欢乐活动之外,他们努力地超越时空限制,打通东西方文化的遮蔽,融合传统与现代、外国与韩国的文化。
有70个团体汇聚首尔(海外团体占25个),他们通过200多场表演,为人们展示热情和才华。其中,韩国的传统文化作品约占60%、西方文化的艺术作品约占35%。主办方将节目的难易程度、通俗化和艺术化进行了细致的分类,难、中、易程度分别定位为10%、40%和50%。同时,他们把艺术性较强的作品,巧妙地转化为传统保留节目。
比如,在常设剧种中,《乱打》(Jump),就是专门精心为外国和韩国民众准备的。这个作品难度和艺术性都较高,并且没有使用任何语言,仅限于身姿进行沟通,这样一种直接的表达方式,让市民愉快地领略到:精湛的武术和动人的剧情,享受到动与静之美。
第八届首尔文化节总导演、文化财团代表理事李升烨说:“在韩国推进近代化进程中,曾有盲目追求西化、美国化的倾向,在艺术领域也是如此。现在,我们努力在韩国文化艺术中,去寻找传统的文化元素,慢慢摆脱西方的文化。”
他坦言:“这种消化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事实上,无论哪个国家,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一般都是这样的。韩国文化也不例外,不能缺乏西方文化的因素,对待韩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示的话,那就是,即A为韩国传统文化,B是西方文化,C代表现代韩国文化的表现,这就是韩国文化的现状。”
“第八届首尔文化节,国内外参与人数应该是180万人左右,或者是200万人。这数字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市民是否感觉到幸福和愉快!”李升烨真诚地说:“我是偏重考虑市民的因素,注重让市民摆脱生活的空间、摆脱生活的压力。要让国外市民承认的话,首先应该要获得当地市民的喜欢,才有可能让世界喜欢!”
在庆典活动期间,由西向东贯穿首尔的汉江好似一条灯光丝带,靓丽的街区、林立的大厦、时尚的人流、欢跃的节奏,所有的表演都是免费的,无论是谁,只要愿意即可成为活动的主人,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惠及百姓、形式有趣、立足历史传统文化、面向世界俯冲拓展……首尔文化节的文化策略和做法,引人回味。
放眼望去,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化节,比如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嘉年华、英国的爱丁堡艺术节、德国的慕尼黑啤酒节,这些文化庆典,都具有世界影响力。
我国地大物博,除了国家级的文化节之外,各省市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节,我们可以接二连三地看到各地文化节的活动,但它们并不具有真正世界影响力。“没有文化,一个国家名存实亡。”我国著名学者牟钟鉴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文化是由三大文化思潮的融合,即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这三种文化是良性互动的。这在别的国家是很少见的。”如何在我国的文化节中,精准巧妙地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成为国际性的庆典?这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