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0日 星期二

    兰花:植物界的“骗子”

    作者:柯 源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0日 12版)
    毛瓣杓兰欺骗性授粉机制示意图

        昆虫为花儿传粉,让植物延续后代;花儿为昆虫提供花蜜,让它们美餐一顿——这是自然界天造地设的公平交易。然而科学家却发现,有些兰花不为昆虫提供花蜜,而是用种种伪装手段欺骗昆虫,让昆虫为它们传粉——真称得上是植物界中的“骗子”。

        达尔文在他的经典著作《兰花的传粉》中,描述了许多兰花与昆虫精巧的传粉系统,但他忽视了欺骗性传粉的存在。事实上,近三分之一的兰科植物都依赖于欺骗性传粉,这些兰花不为传粉昆虫提供任何形式的报酬,而通过精巧的花部结构设计和花气味等拟态有报酬的花、雌性昆虫、昆虫栖息地、产卵地和大型真菌等,从而诱骗“天真”的昆虫为其传粉。欺骗性传粉在兰科植物的物种分化、多样性形成和演化中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生任宗昕在导师李德铢研究员和王红研究员的指导下,在云南东北部巧家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毛瓣杓兰(Cypripedium fargesii)开展了历时四年(2007-2010年)的传粉生态学研究。研究确定了双翅目扁足蝇科的扁足蝇(Agathomyia sp.)为其传粉昆虫,这是国际上该类昆虫作为有花植物的传粉者的首次报道。

        这种蝇的卵和幼虫本该在大型真菌的子实体上发育的,真菌为它们提供食物。那它们为何会出现在兰花上呢?科学家们解释说,这是因为毛瓣杓兰叶片表面具有深褐色斑点,形似受真菌感染的霉斑。斑点中央的毛状体由多细胞组成,与一种真菌——枝孢菌串珠状的孢子相似,从而在视觉上吸引扁足蝇的访问。同时,毛瓣杓兰的花发出似腐败叶子的气味,与扁足蝇喜欢的真菌味道非常相似。就这样,毛瓣杓兰不为扁足蝇提供任何形式的报酬,仅靠带斑点的叶片和花的气味,就“诱骗”扁足蝇为它传粉。

        这在有花植物的传粉中是一种全新的拟态方式,然而也透露出另一个风险:毛瓣杓兰对扁足蝇有很高的依赖性,这个特化传粉系统使得该种兰花有较高的灭绝风险。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审稿专家认为,该研究是传粉生态学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为传粉昆虫谱增加了一个新的类群,其中叶片参与拟态过程令人称奇;该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的欺骗性传粉机制,这种拟态方式可能在兰科植物的食物拟态和真菌拟态中架起一座桥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