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我们:“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获取十分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第一,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奉献精神,并把它作为终身的信念,将一切献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幸福的伟业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第二,以“民胞物与”的仁爱胸襟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因而必须“修身”,对自己要有个做人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关心人民,时时爱护人民,并负有保护自然、美化生态环境的义务,这样才能与他人、社会、自然成和谐的一体,努力追求达到真善美统一的最高人生境界。第三,在中国文化中十分重视“创新”,如“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革故鼎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中华民族为什么要不断创新,这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我们民族生命发展的内在动力。有此动力,我们才能为中华民族繁荣富强和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作出划时代的贡献。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任何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自有其自身社会文化的内在动力。从世界历史上看,每次文化交流都成为一次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我们现在在科学文化上仍然应继续不断地实行鲁迅的“拿来主义”,把其他民族文化中优秀的东西都“拿来”,同时我们也应提倡“送去主义”,把我国的优秀文化主动地“送给”其他民族。当今,在科学文化上必须是在双向交流中才能使双方获益,得到“双赢”,使人类社会成为和谐共存的大同世界。文化的交流和文明的对话,无疑是今后高等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