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06日 星期五

    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第四大功能

    山东大学校长 徐显明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06日   07 版)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了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又一重要职能。当今,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有时也被称为软实力。守护、传承、创新文化,已是大学必须承担的新功能,也即大学应有的第四大功能。这个功能实现得如何,不仅决定着大学的水平与质量,也决定着它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文化的基础是道德。道德是教育的生命,没有道德的教育便是一种罪恶。一个民族道德水准的高低,不体现于少数违法犯罪者身上,而是体现于教育者身上。大学之所以受人尊重,原因之一是大学之中有大德、有大道、有大爱、有大师、有大精神。这“五大”,使得大学成为道德的高地,具有民族和社会良心堡垒的崇高地位。大学里的师生,构成了道德共同体。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未曾中断的根本原因,是其价值的连续性。多元社会中尽管价值也是多元的,但主流价值不因价值的冲突而被抹煞。大学对于社会价值塑造具有双重意义,其一是教育学生如何消除价值冲突,即如何选择主流价值;其二是为社会塑造新价值。“环境正义”、“代际正义”、“财富正义”等这些新价值就是最早由大学倡导而形成的。

        文化的纽带是知识。大学是知识共同体。大学的全部活动以知识为连结。大学的教学是传播知识,大学的科研是创新知识,大学的服务社会是运用知识,大学的图书情报是收藏和处理知识,大学的国际交流是交换知识。知识就是大学的内涵。大学是文化的集中概括。

        文化的高度是思想。文化是一所大学的厚度,而思想是一所大学的高度。有思想自由,才有学术自由,才有创新自由,新文化和先进文化才会涌现。大学是靠思想去引领社会,是靠思想去推动文化走向社会。

        文化的创新是扬弃。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只有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才能扬弃旧义,创立新知。扬弃是文化创新的特有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既有文本文化,也有精神文化,掌握文本文化只是掌握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基本材料,扬弃其精神文化中的糟粕部分,进而赋予其新义,新文化才会产生。

        文化的融合是交流。大学能将不同文化置于同一平台,使差异得以展示,了解得以进行,沟通得以实现,融合成为可能的唯一场所。消弭文化冲突,大学可以发挥独特优势。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正式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的新使命。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使中国文化为世界所向往,对此,我们的大学责无旁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