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0年,“蒜”你狠、“豆”你玩、“苹”什么……“涨价”成为烙在人们心中最深的印记。据央行去年第四季度调查显示,全国近74%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居民物价满意度创11年最低。“十二五”开局之年,稳定物价成为政府重中之重的任务,宏观调控对此应有哪些作为?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
记者:在解释物价上涨的原因时,人们普遍认为,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加剧了通胀预期,加之国内工资成本升高,农产品供需矛盾加大,以及货币供应量仍然较大等因素造成的。对此,您怎么看?
辜胜阻:这些因素确实是导致当前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物价上涨是“内外夹击”、“长短期因素交织”的多因综合症。既有国内货币增发拉动需求上涨的影响,也有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胀的作用;既有市场成本上升推动的影响,也有通胀预期的心理作用;既有灾害天气等自然因素对食品供给的影响,也有各类游资对农产品炒作的作用。在解释物价上涨的货币原因时,不能忽视一个重要因素:大规模民间资本的无序流动,在推高物价的同时,也加剧了城乡居民的通胀预期。
记者:民间游资是怎样推高物价的?
辜胜阻:由于企业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变小、投资环境不优、风险较高以及体制机制因素的制约,使得民间资本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在高额利润回报的“诱惑”下,民间资本往往有更强烈的动力去追逐虚拟经济。当它过度追逐金融资产、房地产、农副产品和基础资源时,就会推动资产价格快速上涨。随着我国房地产等调控政策日益严格,民间资本开始转向价格相对较低且存在需求缺口的“菜市”和农副产品流通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食品类价格上涨。
记者:“逐利”是资本的本性,如何引导这些民间资本走出无序流动,回归实业?
辜胜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为民间资本开辟了新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渠道,有助于推动过剩流动性资本转向实体经济,缓解通胀压力。为此,当前宏观调控重要的任务是引导游资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政府要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费等积极的财税政策,提高民间资本投资新兴产业的比较效益,做到既“晓之以理”,又“诱之以利”。要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基金、融资租赁、信托、担保等行业的限制,实现新兴产业与金融资本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要优化投资服务,强化投资权益保护,降低民间资本投资新兴产业的风险。(本报记者 张 雁)